美甲 过度追求“精致”,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持续的自我内耗。( 二 )


文章图片

  • 你的精致生活是健康的,是不会有医生或营养师提出反对的
  • 追求精致的行为没有让你感到“需要付出意志力去强迫自己执行”
  • 你没有感受到维持这种“精致的状态”让你觉得累、厌倦
  • 你没有因为追求精致,遭遇财务危机,比如透支信用卡或影响到了原本计划的存款
  • 当你不追求精致的时候,你也不会觉得焦虑或者自我批判,认为自己“松懈了”“做得不好”
  • 追求精致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某一个人或一些人对你的看法
  • 追求精致的行为让你感到自身比没有这些行为时更舒服
  • 追求精致的行为没有对你本来应该负责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 你身边要好的朋友没有因为你过分追求精致而劝你“没有必要”

如果这9条你都不符合,你需要警惕:你与自身之间是否存在一种不良关系——“自我物化” 。
物化,是指片面地把人看成“主体”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拥有完整人格、存在多元价值的人 。当我们把人物化后,人就被看成是一个物品去评估它的价值,而忽视ta的想法、感受和欲望 。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一种必须精致的焦虑,那么你需要思考一下:你是否是用审视物件的方式审视自己?希望用雕琢物件的方式雕琢自己?追求的是类似于物品的“完美”,而非作为人的自身需求的满足?
从前,女性的外貌和身体被物化,成为美丽和性感的物品 。而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社会似乎正把“精致”变成女性该履行的义务,想让更多女性相信:比起先天条件,后天的“不努力”更是一种值得羞愧的失败 。
随着“精致”进一步渗透到了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女性的生活也逐渐被物化——“美好生活”有着统一、标准化、绝对正确的模板,压迫女性不断向其模仿、遵守行为规范 。
美甲 过度追求“精致”,对女性而言是一种持续的自我内耗。
文章图片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羡慕过男孩子出远门,行李很少,轻轻巧巧;女生却要打包上数目众多的东西,并且越来越多 。
“必须过得精致”这件事,对女生的伤害是非常具体的:首先是对时间精力的占据 。生活的内容是丰富的,女性可以选择把更多时间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里,但由于精致是一条受到社会嘉奖的标准,很多女性选择在原本自我的目标之外,再背上这个精致的目标:她们工作、带娃、照顾家务、同时注意保持自我的精致——真的很累,心力交瘁 。
如果将心思都放在工作和照顾家庭上,她们有可能面对“失去自我”、“缺乏女性魅力”等评判 。社会对于不精致的批判,容易让选择专注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女性背负过大压力 。
其次,它让女生更容易陷入矛盾状态,感到自我内耗 。就如同开头给我们留言的那位女大学生,在与周围人的对比之下,她因没有时间、金钱和知识来让自己“过得精致”产生了自卑之感,并为此苦恼 。对“精致生活”的赞美和推崇,唤起了“不精致”的女性对自身的怀疑 。
“上大学时,我不太关注外貌和穿搭 。上班后,发现同事在这些事上很花心思,她们看上去确实更漂亮、很有精神 。我就定了一项‘自我改造计划’,学化妆、买衣服、练穿搭 。一开始蛮有成就感,也被夸越来越精致了,但后来有种上瘾的感觉,每天花更多心思和时间,原来喜欢做的事也慢慢荒废了,开始买很贵的化妆品和衣服……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