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未嫁的她们!是岁月带不走的女神( 二 )
开门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中国女性 , 其貌不扬 , 却有一口流利的日语 。
日本兵把她哄出门 , 经过一座小桥时 , 其中一个日本兵突然向她连开数枪 , 另一个紧接着把她抛入小河中 。
看到河里的人还在扑腾 , 他们又连发几枪 , 直到整个河面泛红 , 才扬长而去 。
傍晚 , 一个大胆的木工师傅 , 偷偷下河把尸体捞上来 , 装进一口最便宜的薄皮棺材 。
苏州城里很多人都知道这位不苟言笑的“杨菩萨”:
过去几个月 , 她好几次跑去日军司令部 , 面斥指挥官松井石根麾下士兵的烧杀掳掠;
她还曾收留过不少被日军追赶的“花姑娘” 。
但很少人知道 , 这个躺在一堆烂木片里被下葬的女士 ,
在杨荫榆的侄女杨绛看来 , 她的这位“三伯伯”(无锡当地习俗 , 姑母叫伯伯) , “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栓桔 , 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 。
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 , 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 。 她跳出家庭 , 就一心投身社会 , 指望有所作为” 。
1924年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杨荫榆 , 继许寿裳之后担任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
不幸的是 , 第二年 , 就发生了“女师大风潮” , 并引发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 。
也就是从那以后 , 杨荫榆是被作为一条“落水狗” , 在那篇日后被收入中学课本的《记念刘和珍君》中 , 被鲁迅痛骂 , 被国人记住的 。
从那以后 , 对这位女性教育的先驱评价 , 就常极尽羞辱谩骂的能事 , 以至于1949年以后很长时间里 , 杨荫榆被盖棺论定的标签 , 就是“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
平心而论 , 杨荫榆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 , 她一生强调学生应一心治学 , 远离政治 , 就连当年带头反对她的许广平 , 都说“她的德政 , 零碎听来 , 就是办事认真、朴实 。 论资格 , 总算够当校长的了 。 ”
然而 , 就像杨绛说的那样 , “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 , 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 , 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 。 ”
18岁那年 , 杨荫榆有过一段只维持了一个月的包办婚姻 。
男方智力低下 , 杨荫榆也从未行男女之事 。 挣脱了封建牢笼 , 她再也没有婚恋 。
鲁迅后来讽刺说 , “至于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 , 则无论男女 , 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 , 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者居多……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 , 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 。
鲁迅先生下笔嬉笑怒骂 , 但是终究不免刻薄 。 不管怎么说 , 终其一生 , 杨荫榆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爱国者 。
03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林巧稚(1901-1983)
1949年8月 , 刚解放的北京百废待兴 。
新上任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 , 遍访在京的文化名人 。
当他来到协和医院 , 求见妇产科主任林巧稚的时候 , 吃了闭门羹 。
护士告诉彭真 , 林大夫说很抱歉 , 病人太多 , 她实在无法分身 。
一个月以后 , 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观礼的邀请函被送到林巧稚办公桌上 。
典礼当天 , 林巧稚没有去天安门 , 听着咫尺之外的欢庆喧天 , 她在协和医院病房里安静地工作了一整天 。
几年以后 , 这个眼里“只有病人 , 没有领导”的大夫 , 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首任学部委员(院士) ,
自1928年中国建立国家科学院制度 , 直到1980年 , 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记住,要事第一
- |春天从未远去——渭南市瑞泉中学副校长李朋涛在第四周室内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 刘明华|刘明华|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 人世间|三读《人世间》原著,才知道这部小说要表达怎样的人生观
- |致敬!闪闪发光的“她”们
- 离婚|离婚综艺里的他们,能像大S那样再出发吗?
- |金牛座在情场中,比一般人多思考的几个方面?擅长全身而退
- |再看大S的情史,原来她需要这样的男人
- |铿锵红玫瑰,三八大S,徐熙媛的爱情,是三十而已,还是老闺蜜
- 黄氏家园|“3.8妇女节”黄氏家园:致敬每一位了不起的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