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梁晓声的“黏豆包”理论,道破了婚姻里的好聚不好散( 二 )


至于将条件好的人家的婚姻关系比作江米面的豆包 , 则是表示即便两人婚姻关系破裂 , 也不至于非要两败俱伤 , 或者破皮露馅的疼 , 一方有条件给予另一方补偿 , 从而摆脱困境 , 而得到好处的一方也不会苦苦纠缠 , 双方更容易各自安好 。
就像原著中写道的:
“这是咱们老百姓之间的话 , 你们听哪个上等人家的人遇到严重问题时说‘黏包了’呢?人家叫‘棘手’ , 解决起来最多扎一下手的意思 。 对象关系吹了 , 才不至于使人家寻死觅活破皮露馅的疼 。 咱们对成象不容易 。 只有咱们小老百姓家的儿女一旦对象关系吹了 , 才你想杀了我 , 我想杀了你的 , 那这个包可就黏大了 。 ”
不得不说 , 梁晓声对于婚姻关系的这种描述 , 真的很形象 。
|《人世间》:梁晓声的“黏豆包”理论,道破了婚姻里的好聚不好散
本文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 , 当一段婚姻 , 真的走到难以维系的地步时 ,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放弃这段糟糕的婚姻 , 去重新开启全新的生活 。
这部分人 , 不是不想离婚 , 更多的是难以承受离婚所带来的风险与需要付出的代价 。 也就是说离婚的成本让他们望而却步 , 与其头破血流 , 孤注一掷 , 忍受则成了代价最低的选择 。
这也是一些婚姻好聚不好散的真实原因 。
不是爱到极致不愿放手 , 而是承受不起伤筋动骨 。
《人世间》里的“黏豆包”婚姻
在《人世间》原著里 , 提到过“离婚”两个字的 , 只有金月姬与乔春燕 , 不过两者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
郝冬梅的母亲金月姬 , 作为离退休的高干 , 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能量 。
|《人世间》:梁晓声的“黏豆包”理论,道破了婚姻里的好聚不好散
本文图片

在没有见到周秉义的时候 , 金月姬曾说过 , 如果周秉义达不到她对女婿的要求与标准 , 或者周秉义与郝冬梅的感情不好 , 那么她一定会让郝冬梅与周秉义离婚 。
金月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打算 , 不仅是因为对她来说 , 女儿的婚姻幸福与郝家的门面是大事 ,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 她与郝冬梅有承担离婚代价的资本和底气 。 只要不适合 , 不幸福 , 那么离婚只是一种及时止损的最优选择 , 而不是一件伤筋动骨的大事 。
而且 , 她并不认为 , 女儿郝冬梅找不到比周秉义更好的男人 。
|《人世间》:梁晓声的“黏豆包”理论,道破了婚姻里的好聚不好散
本文图片

至于春燕 , 她虽然与曹德宝闹过离婚 , 但只停留在“闹”的阶段 。 他们深知 , 彼此都无法承担闹掰了的后果 。
在原著里 , 为了给曹德宝的父亲看病 , 春燕两口子掏光了所有的积蓄 , 还为此欠下了一堆外债 。 可还是没能留住老人的命 。 在曹德宝父亲去世不久后 , 春燕计划着将曹德宝的母亲送回乡下老家妹妹那里 , 腾出德宝家的老房子出租来偿还欠款 , 以此来减轻还债的压力 。
这个提议 , 激怒了正在守孝的曹德宝 。
他觉得春燕不仅无情 , 而且太没有良心 , 怎么能在他父亲刚去世就弃养自己的老母亲 。 况且 , 自从他们结婚 , 自己就成了“上门女婿” , 对父母已经有了亏欠 , 不能再不管独居的母亲了 。
|《人世间》:梁晓声的“黏豆包”理论,道破了婚姻里的好聚不好散
本文图片

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 , 谁也不退让 , 谁也说服不了谁 。 为了表示抗议曹德宝搬到了母亲那里 , 与春燕开始分居 , 婚姻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