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不知道怎么追人?这7个tips请收好( 二 )


如果说不确定性是双方中间隔着的一层薄纱 , 那么频繁表露心意的行为则像是有人单方面地试图将薄纱捅破 。 这不仅破坏了不确定性带给关系的张力 , 还可能因为这些行为把对方劝退 。
心理学|不知道怎么追人?这7个tips请收好
本文图片

有些朋友可能疑惑了:刚才还说要主动出击呢?这些这么主动的行为怎么不行呢?
STOP!
不妨再用一个比喻来感受一下二者的差异:想象追求人的过程是一场舞会 。 主动出击向对方伸出手 , 邀请对方跳舞 。 这时候除了向对方伸出的手 , 关于我们的一切都还是未知和神秘的 。
而频繁表露心意的行为则更有点像在想要邀请的舞伴面前当场表演了一个托马斯回旋后献上一朵玫瑰——
你们就说还能剩下几分神秘感吧
我们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 , 往往伴随着彼此的自我暴露(self- disclosure)——即人们自发地、有意识地向他人展现真实的自己 。
问题在于 , 恰当的自我暴露可以拉近彼此距离 , 而不恰当的自我暴露反而有可能直接在相互了解的阶段就把对方劝退 。
Sprecher(2013)曾做过一个“12分钟约会”的实验 , 并让被试分成两组 , 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自我暴露方式 。 第一组中 , 完全由一个人来讲述与自己有关的事 , 另一个人听;第二组则让被试双方都有互相分享的机会 , 并且强调由浅及深地进行互动 。
结果发现 , 在短短12分钟的聊天后 , 第二组的被试之间关系增进明显更快 , 也更多地通过对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
从这个实验中 , 我们能学到很重要的两个关于适度自我暴露的实操原则:互动和渐进 。
互动指的是 , 有效的自我暴露应当是有来有往的 , 既愿意表达自己 , 也积极倾听对方 。 比如在谈及对方感兴趣但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 , 可以礼貌询问对方:“这部分我不是很了解诶 , 但我很愿意听你说 。 可以多告诉我一些吗?”
渐进原则 , 则是让自我暴露依次从事实、想法、感受三个层面逐渐深入(Barak & Gluck-Ofri, 2007) 。 比如 , 每一次谈话可以先从一些个人的爱好、习惯、生活开始 , 随着谈话的进行 , 再逐渐展开关于个人想法的探讨 , 最后才进入到感受层面 。
心理学|不知道怎么追人?这7个tips请收好
本文图片

心理学|不知道怎么追人?这7个tips请收好
本文图片

曾有心理学家发现 , 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之间 , 短暂且恰当的肢体接触 , 也能增加人们对对方的好感、信任感 , 和吸引力(Burgoon et al., 1992) 。
当然了 , 之所以强调恰当的肢体接触 , 是因为肢体接触很容易起到反效果 。 每个人对于肢体接触可以多亲昵都有不同的尺度 , 越过这个尺度的肢体接触可能让对方产生反感 。
那么问题来了 , 什么叫做“恰当”的肢体接触呢?
关键在于 , 这些肢体接触最好是在符合当下的相处情境的 。 比如:
并排坐下时碰在一起的肩膀或者大腿;
找对方聊天时 , 通过拍拍对方的手或肩膀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过马路时 , 轻轻牵着ta的手或者搭着ta的肩膀;
……
这些不经意间的肢体接触可能不太起眼 , 但在关系还不明确时 , 或许会成为彼此拉近距离的催化剂哦 。
在追求的过程中 , 我们有时候过于关注对方 , 想让自己被对方需要 。 但其实让对方感到被需要也是能增进好感的方式 。
富兰克林效应告诉我们:相比你主动帮助对方 , 当对方在帮助你的时候 , 会更喜欢你(Jecker & Landry, 1969) 。 在我们主动付出的同时 , 不妨适时地向ta请求帮助 , 让对方感觉被需要 , 或许更能赢得ta的好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