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爱情里“回头草”该不该吃

原生家庭|爱情里“回头草”该不该吃
本文图片

遇到心仪的人时 , 要主动交流 , 增加了解 。视觉中国供图
近日 , 一知名女艺人与20年前热恋的男友复合并闪婚的消息引起了众多关注 。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 很多人兜兜转转 , 步入中年后又与自己年轻时的恋人走到了一起 。 类似的故事让人们感慨万千:为什么有些情侣在年轻时分手 , 各自经历了一段人生后 , 还能够重新走到一起?分手后复合的感情会不会再度失败?当人们在寻找伴侣时 , 择偶标准背后有什么心理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选择与原生家庭角色匹配的配偶更容易适应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祉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决定一个人择偶标准的因素有很多 , 既有意识层面的 , 也有无意识层面的 。 意识层面的因素是那些能够明确说出的理由 , 比如有人喜欢个子高的人 , 有人喜欢学习好的人 , 有人喜欢会打篮球的人……还有一些因素则是无意识层面的 , 是无法明确说出的理由 , 这些因素来源于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 受到的来自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
陈祉妍发现 , 选择与原生家庭模式相似的相处模式 , 对于亲密关系双方来说都会感觉更加轻松自然 , 更容易适应 。 “如果一个人的原生家庭中 , 母亲占主导地位 , 父亲是顺从的角色 , 即使这个人觉得这样的家庭模式不符合自己的理想 , 不想重蹈覆辙 , 但事实上他更可能还会复制父母的相处模式 , 因为对他来说 , 匹配一种新的家庭模式需要更多挑战 , 也更难以适应 。 ”
另外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选择一个与自己在原生家庭的角色更匹配的配偶 , 也更容易适应 。 因此 , 在多子女家庭的年代 , “老大配老小”的婚姻非常常见 , 这并不是人们刻意为之的结果 , 而是由于双方习惯于原生家庭里的角色而作出的自然而然的选择 。 “如果一方在原生家庭中是‘老大’ , 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 另一方是‘老小’ , 习惯于依赖别人 , 被别人照顾 , 当他们组成一对配偶时 , 双方都会感觉比较舒服 。 ”陈祉妍说 , “如果两个人都习惯于被照顾 , 或者两个人都想要当家做主 , 他们匹配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 ”
为何初恋总是叫人意难平
很多人即使人到中年 , 也会对初恋或者早年的恋人念念不忘 ,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陈祉妍说 , 这是因为 , 最初的恋情或在人生早年的恋情相对而言是功利性较少的恋爱关系;同时 , 一个人的年龄越小 , 就越会被自己的环境所限定 , 认识的人就越贴近自己成长的圈子 , 初恋或早年的恋人与自己更容易有一些贴近生活的共性 , 比如在一个城市同一个社区成长 , 有一些共同的生活经历 , 这些也会构成两人的情感基础 , 具有不可替代的情感优势 。
然而 , 在陈祉妍看来 , 一些中年人最后选择跟初恋或者早年的恋人复合 , 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 “如果一个人后来的个性以及发展路径与早年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差异 , 他早年的恋爱对象对他来说就不会再合拍;但是如果一对早年的恋人分手后 , 各自的性格、爱好等内在特质一直比较稳定 , 隔了20年也没有发生很大变化 , 那么当他们有机会重新相处时 , 就会有重新在一起的可能 。 ”陈祉妍说 。
爱情里的“回头草”到底能不能吃
俗话说 , “好马不吃回头草” , 然而“分手后复合”却似乎是人类很喜欢做的事情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爱情心理学教授南希·卡里什博士在对1001位与恋人分手后又复合的人进行调查研究后 , 发表了《失而复得的恋人》一书 , 她在书中指出 , 那些分开超过5年后又复合的情侣中 , 有76%的情侣能够长久地走下去 。 如此之高的复合成功率让人不禁要问 , 爱情里的“回头草”真的这么好吃吗?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