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头图|小羊美宿旅行酱 ?
极物君语:中餐日作,远看是群英荟萃,近看萝卜开会 。
近日,某一线城市的“中餐日作”出品让人咋舌 。
人均2000的价格,冰裂纹白瓷碟里娇娇俏俏地卧着两瓣皮蛋,伸筷子夹起,一口皮蛋就要几十块 。
远看是凉拌皮蛋,凑近看去,大白鸭振翅上天,要充个凤凰仙 。
只听尝过的客人们窃窃私语,是什么“中餐日作”,又是什么“氛围美好”,“精致感的事情,能只看两瓣皮蛋吗?”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在动筷子之前,先招呼闪光灯用餐,这大约是这类店的时尚 。吃得好,反而要排到稍次的位置去,弄出这类噱头的人要辩:“这是正统的中餐美学,不过是稍微有日本的影子罢了 。”
引得网友们哄堂大笑:中国人的饭桌,岂止精致?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图片|风一样的婶子 ?
中国人都知道顺应天时的重要性 。春日里,有笋听雷而出,临安人扛着锄头,在土壤拱起的地方挖下去,挖出一口最爽嫩的鲜 。
那是春天的呼吸,是春天的喜气 。经历过一冬的休眠,在土壤里重生的竹笋汁水饱满,有雪梨清冽的香气 。
江南地区的人,总爱切两块鲜肉,用豆皮打个结,小火慢笃,让时间的鲜气在唇间绽放 。
不能迟呀,再迟,笋便要成竹 。
把握住时节的脉搏,是中国人在餐桌上的智慧 。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图片1|请叫我兔子酱吧 ?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图片2|芥末MUstard ?
同样聪慧的,还有云南人 。初夏,是云南菌子开舞会的时节 。菌子们在山间张开蓬蓬的伞,或黄或白,煞是可爱 。最好的菌子,是不下山的 。即使在快递里被密封着,搭乘飞机去到了大江南北,它的味道始终不如在原产地 。一离开了土壤,菌子的美味就开始倒计时 。
山民们总是匆匆跑回自己的家,只用一点点油煎出菌菇的香气,轻软,嫩滑,仿佛大地幻化成一个少女,和你的味蕾谈情 。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图片|悠游云南 ?
入了秋,鸡头米就是苏州人餐桌上的顶流 。三百多天的等待,只为了五十多日的品尝期,老饕们却还是大呼值得 。浑似珍珠的鸡头米白嫩甜糯,叫食客心动不已 。从桂花鸡头米糖水到鸡头米奶酪,懂吃的人不仅在外表上下功夫,还致力于开发食物极致的美味 。
中餐 中国不需要中餐日作
文章图片
图片|萧寒 ?
食不厌精,是江浙人粗砍细切,颗粒分明的狮子头,也是大湾区那一只冒着芝麻小泡的红皮乳猪 。香醇的脂肪拥抱白糖,咔嚓咔嚓,唇舌和脆皮的交响是食客无声的称赞 。吃净了猪皮猪肉,剩下的乳猪头再用盐卤一晚上,和白米同滚,爆开的粥花给乳猪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