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在中国 中国的民族特性:弹性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在中国 中国的民族特性:弹性
文章图片
在中国 , 处理复杂问题时 , 经常极具弹性空间 , 时松时紧 , 亦刚亦柔 , 宽猛兼济 , 一阴一阳 。 中国人的人生观是有弹性的 , 他很少会一条路走到黑 , 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 儒道释一体的思想结构 , 使中国人更看得开 , 通变 , 灵活 , 宽容 , 不会轻易因为思考活着的意义问题而自杀 。 古老的辩证思维 , 使得我们这个民族在面对矛盾和困境时 , 往往不是采取僵死的、固定不变的、“非此即彼”的逻辑 , 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一个问题总是同时具备若干种观察角度和研判准则 , 而这些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动态演变的 , 因而 , 有弹性空间的、有实践价值的探索与思考 , 成为了最优解 。 所谓弹性 , 是指中国文化对于各种思潮和现象能够兼容并包融合无间的高度适应能力 。 有弹性的文化 , 性格柔韧 , 伸缩自如 。 它善于妥协 , 也善于在妥协中巧妙地坚持 。 它不固执己见 , 但在不固执中自有一种主见 。 弹性是一种张力 , 弹性的反面是僵硬固执 , 或软弱无力 。
我联想到在物理范畴中 , 有一个概念叫做“软物质”(softmatter) , 指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物质 。 又称软凝聚态物质 。 软物质在自然界、生命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存在 。 随处可见的橡胶、胶水、墨汁、洗涤剂、涂料、化妆品、食品等都属于软物质 。 软物质的组成、结构、相互作用及其宏观性质与普通固体、液体和气体大不相同 。
作者:黎荔在中国 中国的民族特性:弹性
文章图片
将软物质与简单流体和固体对比 , 可看出它们之间的构成和组态的区别 。 简单流体中的分子可自由地变换位置 , 位置互换后的性质不发生变化 。 而理想固体的分子的位置是固定的 。 软物质则具有复杂的情况 。 软物质对外界微小作用的敏感是软物质之“软”的含义来源 。 软物质的“软”是指受很小的外界作用会产生大的变化的特性 。 流体热涨落和固态的约束共存 , 导致了软物质的新行为 , 必然体现了各种复杂性及特殊性 。
以果冻和冰为例 , 比较软物质和硬物质之间的差异 。 果冻是由明胶分子和水组成 , 明胶分子通过水而弱连接在一起 , 因而很柔软 , 有较大的弹性 。 冰的硬性和强度起因于它的分子组成 。 冰中H2O分子是一个个紧密堆积的 , 分子间有强的相互作用 , 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才可使冰发生变化 。 很强的挤压会破坏冰中原子间的结合 , 出现脆性破裂 。 冰是硬物质 , 果冻是软物质 。 水是具有一定体积而不能保持自身形态的物质 , 任何切变力都会使其产生流动 。 而果冻则可保持一定的形状 , 不会随意流动 , 或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发生缓慢的变形或流动 。
我觉得中国的民族特性 , 就是软物质特性 , 极具弹性 , 充满活力 , 韧性十足 , 这一切都源自其内部的结构 。 软物质介于固体与理想流体之间 , 相邻颗粒无规地连接 , 而整体是有规的分布 。 加一点卤水可使豆浆变成豆腐;加一些骨胶就可使墨汁稳定而不沉淀;非常小的电场可以改变液晶分子显示的状态……力、电、磁、热、化学扰动和掺杂等 , 种种外部的微小扰动都会使软物质产生复杂的变形和流动 。 你看看中国社会 , 一有风吹草动 , 反应比什么都快 , 但变来变去 , 又万变不离其宗 。 平时看起来一盆散沙、芜杂纷乱 , 但一旦在共同使命的召唤之下 , 又能够迅速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
作者:黎荔在中国 中国的民族特性:弹性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