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 极限功率亮眼!绿联小口红65W三口氮化镓快充评测( 二 )

“挑食” 。

直接上表实测 , A口除了支持QC2.0/3.0之外 , 还支持三星AFC以及华为FCP和SCP , 但不支持联发科的PE快充 , 也没有OPPO系的VOOC和SVOOC 。

至于两个C口则是完全一致 , 支持PD3.0 65W最大功率 , 并且也包含了前面说到的那些支持的快充协议 。 两个口一致就意味着用户在给笔记本电脑或其他大功率PD快充设备供电时 , 不需要刻意去区分C1和C2口 , 随便插一个都可以使用 , 这其实是相当方便和简单直接的 。

绿联“小口红”除了PD3.0固有的5V、9V、12V、15V、20V这几个固定输出电压档位之外 , 还包括了更新后的PD3.0增加的3.3V~21V/3A的自适应输出档位 。

通过配搭可调恒定负载来进行实测 , 证明C1和C2都能支持独占时65W的功率输出 。 在满功率情况下 , 实际输出电压为19.534V , 降压情况并不算明显 。

而在2口同时使用时 , 默认是C1口按照45W最大功率输出 , 而C2口和A口则分别按照20W和18W来输出 。 我觉得这个分配策略没啥问题 , 45W可以保证一些轻薄笔记本电脑也能充得上电 , 剩下的20W或18W对于一般手机快充来说也是足够的 。

那绿联“小口红”的温度控制表现又是如何呢?
我就按照上面测试2口同时输出的配置 , C1按照45W输出 , C2就是20W , 基本吃满绿联的全部功率 , 并且连续运行超过15分钟 。


测试是在室内进行 , 不过由于摄影棚灯光影响的关系 , 小环境温度基本在28~29°C之间 。 绿联“小口红”起始的测试温度是46.4°C , 这是因为之前已经跑了有几分钟的缘故 。 到15分钟结束时 , 可以看到在A口内部的温度超过60°C , 此外两侧靠近中间部位的温度也接近60°C 。 不过这是满打满算65W总功率全负荷情况下的连续运转 , 实际除非我们是给笔记本电脑供电 , 且电脑一直处于高功耗状态 , 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类似的满负荷状态 。
而有小伙伴就会担心 , 一直保持满负荷状态 , 会不会导致快充头损坏呢?其实是不会的 , 毕竟大多数快充在设计时就已经预留了一定的储备功率 , 相比之下额定功率是在能长时间使用且不会导致设备损坏的情况下去进行标定的 。
那绿联这款实际的功率上限是多少呢?我还真的就测试了一下 , 结果相当惊人!

从上图就能看到了 , 我把总负载提高到了73W , 绿联“小口红”也依然能扛得住 。 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负载连续工作上限只有65W , 担心超限太多太久可能会损坏 , 我可能还会再试试能不能拉到更高的输出功率 。
不过73W对于额定65W功率来说也已经很亮眼了 , 相当于有12.3%的储备功率 , 这对于后端充电设备的功率波动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


附2张65W额定功率输出时的波形图 , 我还在学习怎样看波形 , 所以这个我就不去评价了!

总得来说 , 这款绿联小口红65W三口氮化镓快充综合表现不错 , 尤其是极限功率相当亮眼 , 加上亲民的价格 , 我觉得还是值得推荐的!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