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人的遗书,刺痛多少游子的心

01
一个姐姐的母亲一周前去世了 , 遗憾的是 , 她没能及时赶回去 。
直到现在 , 她都不敢相信母亲的离开 , 半个月前还在给她打电话 , 让她要记得吃早饭的人 , 如今却阴阳相隔 。
她说 , 感觉自己很不孝顺 。
这些年忙于工作 , 一直疏忽了在老家的父母 , 他们的身体一向很好 , 她从没想过 , 这么快就面对生离死别 。
母亲的死讯 , 还是家里的堂哥打电话通知她的 , 她当时正在工作 , 闻言那一刻浑身冰冷 , 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 , 顺着手机滚落下来 。
她再也无心工作 。
当父母的离去拉开死亡的帘子 , 那些回忆往事带来的后悔 , 藏着多少人忽略亲情的残酷现实呢?
81岁老人的遗书,刺痛多少游子的心
文章图片
2017年 , 南京市某小区 , 一位81岁的独居老人 , 在去世两个多月以后 , 才被邻居发现 , 老人的身边还放着一封遗书:
遗书上写着:
小青 , 我于昨晚(农历八月十五)走了 , 走时心如止水……这世道无论达官贵人与无名小卒均相互尔虞我诈 , 令人可怕 。 好在这大千世界很公正 , 人人都是匆匆过客 , 无一幸免 。
当你接到通知回来办丧事 , 首先将床头柜中钥匙放到身上 , 再让小根放水拖干净地面浮灰(不能扫) , 而后用湿抹布擦去桌上登上的灰层 , 开窗通风才不会染病 , 最后再打开橱柜和抽屉整理东西 , 遗体火化 , 一切从简 。
农历八月十五 , 是中秋节 , 中秋节原本是阖家团圆 , 其乐融融的日子 。
然而 , 这位81岁的独居老人 , 却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 , 永离尘世的这份喧嚣 。
“我于昨晚去世 , 走时心如止水” , 这句话刺痛多少游子的心 。
父母满怀欣喜 , 把孩子带来这个世上 , 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他们 , 哪怕是那天上的星 , 海里的月光 。
81岁老人的遗书,刺痛多少游子的心】但父母和孩子这一辈子的交集 , 却终归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途 。
一个长大 , 一个老去 , 一个正当少年春风得意马蹄疾 , 一个垂垂老矣落叶归根终有时 , 两种极端的向前发展 , 都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 。
这 , 避无可避 。
然而 , 孩子长大以后 , 总会选择远行 , 努力向前奔赴的同时 , 有人渐渐就忘了来时的路 。
81岁老人的遗书,刺痛多少游子的心
文章图片
02
《春秋》里:皋鱼郇游列国 , 归而母卒 , 泣曰:“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子欲养而亲不待 。 ”遂自刎而死 。
关于亲情 ,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这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待 。
我们这一辈子 , 总是在等待 , 以为来日方长 , 小时候想 , 等我长大了好好孝顺母亲 , 长大以后 , 又想等了有了钱再好好孝顺他们 。
却不知 , “孝顺”这个词本来就是在无数儿女的后悔中诞生出来的 , 如果真有心 , 何时都可以做得更好 。
没钱的时候 , 有没钱方式的孝顺 , 有钱的时候 , 有有钱方式的孝顺 , 你的心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
你可以等 , 因为你的生命总比父母延长得多 , 但是他们却不能等你很久 , 因为岁月不饶人 。
我想 , 老人的那句“我于昨晚走了”应该是她以为 , 第二天自己就会被发现吧 。
然而 , 残酷的是 , 老人在家中去世两个多月后 , 才被邻居发现 , 因为闻见异味报的警 。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段时间内 , 她的孩子没有联系过她 , 也包括中秋佳节那天 。
老人走的时候 , 认定人生在世 , 谁都是无法避免死亡的匆匆过客 , 于是她走了;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