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什么是荒诞?在哲学家和作家加谬那里 什么是荒诞感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什么是荒诞?在哲学家和作家加谬那里 , 首先是一个觉醒的过程 , 即意识到荒诞 。 在加谬看来 , 荒诞感首先表现在对某种存在状态的怀疑 。 他说 , 人们日常过惯了“工作——吃饭——睡觉”这样同一节奏的生活 , 一旦有一天 , 人们对此提出“为什么”时 , 荒诞就产生了 。 当我们对于熟悉的世界突然感到不可理解时 , 当我们对于一个曾经恋爱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女人的面孔突然感到陌生时 , 荒诞感就产生了 。
荒诞 , 是鲁迅的《狂人日记》中觉醒过来的人 , 看到外面黑漆漆的 , 不知是日是夜 , 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 , 翻开史书 , 歪歪斜斜地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 半夜爬起来又仔细看 , 在字缝里看出字来 , 原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我不甘心追问道:“对么?”
——他开始转移话题了:“今天天气很好啊!”
——“对么?不对的话为什么他们还要吃人 。 ”
——我眼看着小伙脸色变了 , 他说:“也许有 , 这是从来如此”
——“从来如此便对么!”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狂人日记》通篇充满了荒诞不经的意味 , 处处是非理性的语无伦次 。 《狂人日记》开篇用一段文言文向我们交代 , 二册日记中的疯言疯语 , 全是狂人生病期间的荒唐之言 , 又交代狂人的结局是“赴某地候补” , 在他病愈的同时 , 也即正式跨入“吃人者”行列之时 。 历史的齑粉在黑夜中弥漫 , 那个曾经觉醒过的狂人 , 最终悄然溶解了 , 如一只黑猫进入一个黑色的夜晚 , 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
文章图片
《狂人日记》以离经叛道的方式完成了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跨时代意义 。 在《狂人日记》中 , 人的绝望呼唤和世界的无理性的沉默 , 紧张地对峙着 , 荒诞这一文学与哲学的命题 ,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以探索性的姿态在小说中被呈现出来 。 落幕之时 , “赴某地候补”的狂人接受了他所不能理解的 , 相对于他而言的“无理性沉默的世界” , 他不再评价世界 , 因为他意识到世界与他 , 其实是一样的 。 狂人发出过的“救救孩子”的呼喊 , 早已消失在风中 , 成为供人谈笑的“病状” 。 他病好了 , 也就是开始“吃人”了 。 从反抗者进而成为迫害者 , 或许只有一层薄薄的窗纱纸 。 我觉得 , 如果将《狂人日记》拍成一个短片 , 肯定是个恐怖片 , 错杂跳跃又逻辑严密 , 充满一波波神反转 。 这个故事从开始到结尾 , 是一个密闭无隙的结构 , 中间恣肆横流的就是荒诞 。
何谓荒诞感?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 , 还是一个惯常熟悉的世界 , 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 , 看见了昏暗与黑夜存在的人 , 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 , 因为眼前的一切 , 都变得无比陌生 。 这种流放无可救药 , 因为人被剥夺了对生活的信任和对乐土的希望 。 这种人和生活的分离 , 正是荒诞感 。 产生荒诞的根源 , 在于人对幸福和理性的呼唤与世界的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抗 。 因此 , 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 , 它不存在于对立的两种因素的任何一方 , 它产生于它们之间的对立 。
文章图片
说到荒谬感 ,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 , 王小波有一篇小说 , 写王二站在树上 , 看到有一个人被很长的长枪捅进身体 , 那个倒霉蛋扔下枪在地上旋转 , 他就那么一圈圈地转着 , 嘴里“呃呃”地叫唤 , 大夏天的 , 王二觉得冷起来了 , 心里爱莫能助地想着:“瞧着吧 , 已经只会发元音 , 不会发辅音了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些年 一个人撑着是什么感觉?
- 很喜欢席慕蓉的《一颗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 为什么有些女人喜欢一见钟情?
- 作者:黎荔当你盯住一个局部 视觉趣味:局部的放大
- 知道男人很爱一个女人的时候 ,是什么样子的吗?
- 作者:黎荔朱自清先生在名文《匆匆》里这样写道:“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 谁说没有留下痕迹?
- 世上最美好的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让男人记挂一生的女人是什么样的?
- 作者:黎荔人为什么会纠结?我认为 纠结才是真实人生
- 作者:黎荔三十而立 今天我们如何理解三十而立?
- 作者:黎荔“金色的阳光 南方有一棵木瓜树
- 作者:黎荔如果让我写电影脚本 绿荫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