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的本质》:小心掉进大脑给我们设置的陷阱( 二 )


而分类又被划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是理性归类 , 它有足够客观的科学依据 , 能够就当下情况的变化进行改变;第二种则是不完全理想归类 , 有较浓厚的个人情感因素 , 往往容易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 , 当分类和事实依据发生冲突时 , 很容易陷入固有认知中放弃理性的判断 。 戈登?奥尔波特提到“被激烈的情感所支配的观念 , 更倾向于臣服于当下的情感 , 而非遵循客观依据 。 ”
因此当偏见发生时 , 他们往往是“不讲道理的” , 被情绪牵绊的他们非常容易“意气用事”而缺乏独立理智思考的能力 。
《偏见的本质》:小心掉进大脑给我们设置的陷阱
文章图片
4
自恋的表达
今天我们谈到偏见时 , 往往会认为偏见都是负面的 , 但是戈登?奥尔波特提出偏见不仅仅有负面偏见也会有正面的偏见 , 并且负面的偏见往往来自正面的偏见 。
举个并不贴切的例子 , 两个孩子打架 , 双方的母亲会更加倾向于认为是对方孩子有错在先 , 因为她们都是爱自己的孩子 , 所以自然而然地会偏向于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 。
因此作者认为 , “爱的偏见是先在的 , 而恨的偏见只是其衍生现象” , 作者还引用了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 。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过去的生活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拥趸它 , 因此各自都是自己生活方式坚定的拥护者 , 所以当分类与事实发生冲突时 , 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不会受到伤害 , 一种出于防御性质的贬低或是主动攻击可能会威胁到自己价值感的事物 。
《偏见的本质》:小心掉进大脑给我们设置的陷阱
文章图片
书中提到 , “人们的信念系统有一套自我调整的把戏 , 去配合和维持更为持久的偏见态度 。 这个过程被称作合理化 。 ”
即使持有偏见的人被告知了一些正确客观中立的见解 , 他们仍然要去找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论据去证实自己的想法来 。
当犹太人被赞誉有经商头脑、顾家时 , 一些反犹主义就会嗤之以鼻 , 因为犹太人的经商头脑来自他们阴险狡诈、自私自利等等 , 这就是一个合理化偏见的过程 , 持有偏见的人往往对各种各样的论断都能够自圆其说 。
《偏见的本质》非常全面客观地向读者层层剖析出偏见的真面目 , 而这篇文章仅仅也只不过是全书的九牛一毛罢了 , 而我们能够在这本书中得到的不仅仅是心理学领域丰富的知识 , 更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时刻对自己保持觉察的思路 , 让我们可以对今天发生的事情更加包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