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文章图片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 有一个人类心灵的栖息地和精神的永恒家园——“伊甸园” 。 在圣经中 , 伊甸园的失落 , 祸起上帝创造的万物之中最狡猾的一种——蛇 , 是它引诱了伊甸园中纯洁的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 , 最后他们被逐出了伊甸园 , 从此人类有了原罪 。 失落的伊甸园吸引着无数的人去探访和追求 。 而据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描述 , 在那片充满诗意的乐土 , “那其间土质腴肥 , ——百树丛生 , 树树都饶色、香、味 , 而百树之中 , 则有生命树挺然卓异 , 上生着芬芳的鲜果 , 黄金质地……”
被逐出了伊甸园的人类 , 作为惩罚 , 亚当必须务农 , 且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 , 才能得到足够果腹的食物 , 而夏娃 , 则被上帝罚她饱受生育之苦 。 上帝对那条蛊惑人心的蛇的惩罚 , 则是让蛇只能匍匐走路 。 放逐 , 沉沦 , 生活狼狈不堪 , 这就是失落了伊甸园之后的事情 。 狂风骤起 , 惶然四顾 , 看不清现在、找不到未来 。 行走在茫茫天地之间 , 为了一份卑微的生计 , 承受忍耐 , 辛苦操劳 。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文章图片
我觉得从心理学上说 , 人类被逐出伊甸园 , 其实是从纯真童年长大成人的一个隐喻 。 西方发展心理学探讨过“快乐童年征候群” 。 “快乐童年征候群”是起源于“快乐童年”毕竟要结束 。 曾经有过“快乐童年”的人 , 一旦开始被迫要独立长大 , 开始有了生活上的种种压力 , 就会无可避免地怀念起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 。 童年无法再来 , 童年快乐记忆却挥之不去 , 于是 , 这种“征候群”主要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空虚与失落 。
就如《红楼梦》中少男少女的大观园 , 犹如一座少年伊甸园 , 绿烟红雾 , 春意烂漫 , 巧笑倩兮 , 美目盼兮 , 神仙姐妹们一个个鲜艳欲滴 , 歌吹为风 , 粉汗为雨 。 此中的艳 , 不只是人 , 而亦是自然中的梅李桃杏 。 在曹雪芹的笔下 , 宝玉是不肯长大的 , 因为“成人不自在 , 自在不成人” , 宝玉区分出清爽与浊臭这两种严重对立的生命模式 , 并在这一对立中得出结论:社会的世俗化要求必然扼杀人的自由天性 。 于是 , 他在大观园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王国中抗拒长大 。 宝黛的小儿女痴怨之情 , 无往不见出孩子气 , 却也终因这种天真而夭折 。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 象征永恒童稚和纯真的“生命之春” 。 “这个故事讲述了青春、爱 , 和生命的美 , 以及这些美被毁灭的过程……”有红学家如此概括《红楼梦》 。 扮演这场悲剧的主角 , 必然要“青春”和“美” , 在一个如梦如幻的背景中 , 红楼儿女们最后的红消香歇 , 三春散尽 , 才会那么动人心扉、催人泪下 。 这其实是一个失落的伊甸园的故事 。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文章图片
度过“快乐童年”长大的人 , 难免要承受“快乐童年”带来的后遗症 。 和那记忆的童年快乐相比 , 现实多么贫乏!现实的每一个日子 , 和过去对照而彰显其“匮乏”的本质 , 残酷地提醒着童年不再的事实 。 现实与记忆的反复对比映照 , 终致使得童年“纯粹化” , 变成一切快乐的具体聚集 。 于是 , 每一个新的日子 , 对受困于“快乐童年征候群”的人而言 , 不是新鲜经验的累积 , 不是新鲜机会的开展 , 而是一次次痛苦的失落袭击 。 如果真的坐时光机回到童年去看一看 , 也许那个童年也未必完美无缺吧?很多记忆里巨大的、纯粹的快乐 , 并不是真的从童年经验传留下来的 , 而可能来自于后来陆续的自我演绎 , 由富丽的想象所修饰和照亮 。 就像在宫崎骏的动画片《天空之城》中 , 跟随少年和少女的步伐 , 在云层深处 , 来到传说中的天空之城 , 当拉普达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 那里没有巍峨高耸的摩天大楼 , 没有现代感极强的高新科技 , 只有一块块残垣断壁 , 一片片草地水池 , 参天的大树 , 飞翔的大鸟 , 四处玩耍嬉戏的动物......我觉得这分明是人类童年的隐喻 , 单纯 , 自然 , 悠远又略带寂寞 。 我们被带入的 , 更像是那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伊甸园 。 没有社会的明争暗斗 , 也没有政坛的尔虞我诈 , 更不见疆场的硝烟弥漫 , 只有人在童年时代与大自然相融无间 , 轻松、自在、散漫的生活状态 , 这是多么纯情而简单的梦想啊!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