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二 )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文章图片
回到圣经中的记载 , 亚当夏娃偷吃的禁果 , 来自伊甸园中有一棵树 , 叫做分别善恶的树(thetreeoftheknowledgeofgoodandevil) , 神(God)曾明令不许吃这棵树上的果子 。 然而亚当夏娃经不住诱惑 , 还是偷偷地吃了 。 吃了之后 , 他们“眼睛明亮了”、“能知道善恶” 。 神(God)知道了这件事 , 大怒 , 重罚亚当夏娃 , 并把他们逐出伊甸园 。 在圣经中 , 神(God)是悟性 , 禁果是理性 。 亚当夏娃遮蔽悟性 , 独取理性 , 这是人类认知发展、成长成熟的某种结果 。 至于惩罚 , 与其说是神之所为 , 不如说是咎由自取 。 长大之后 , 人们越来越重视理性认知 , 精于功利计算 , 而与童年时代的灵性认知、混沌思维渐行渐远 , 于是 , 便如张爱玲所说的:“少年时代是人生的伊甸园 , 散场时间一到 , 我们便被逐出来了 , 睁眼一看 , 已置身于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 。
为什么最好诗人的标杆 , 一定是不失赤子之心的人?因为 , 理性不能完全解释人生的意义 , 不能完全指导我们生存的目的 。 我们凭理性在现世找不到终极的意义 , 那么 , 终极意义一定藏在它处 。 大凡诗人都有自己梦中的伊甸园 , 这是他超越世俗、用诗的语言拼砌成的彼岸圣地 。 然而诗人不免要生活在此岸之中 , 他同时又是一个凡夫俗子 , 人所具有的他皆具有 , 就在两个世界之间 , 诗人保持着灵与肉、价值与功利、审美与理性的微妙平衡 。
人们在想象伊甸园的美景旖旎与光色的闪烁中体验着诗意的生活 , 人们在远离伊甸园的哀伤中体验着旧欢如梦此情不再 。 人类为什么需要一个失落的天堂?因为 , 失落也是与天堂的一种联结 。 我们相信天堂曾经存在 , 就如我们相信太阳升起 。 并非因为我们看见了太阳 , 而是藉着阳光 , 我们看见了其它一切 。
作者:黎荔在生命的肇始之初和历史的源头 人类情结之一:失落的天堂
文章图片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