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好好活着!(深度好文)( 二 )


文章图片
袁君主持葬礼的名气渐渐在大连传开 。 2010年底 , 一位亿万富豪的妻子找到她 , 希望她能给她老公主持葬礼 。 与生前的风光相比 , 那位亿万富豪的死很仓促 , 抑郁症在他45岁时夺去了他的生命 。
富豪的妻子给袁君看了大量逝者生前的日记 , 深深震撼了袁君 。 财富对这位逝者来说早已成了数字 , 他的使命是管理这堆数量庞大的数字还有数百员工的命运 。 很多事务已经与个人喜好和利益没有多少关系 。 他完全可以选择停下来 , 换一个职业 。
袁君觉得 , 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 , 一定会成为非常优秀的作家 。 但他并没有 。 他依然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 一边处理集团内部的争斗 , 一边应付来自市场的压力 。
袁君读着这位亿万富豪的生前日记 , 想着如同这位富豪一样匆匆的赶路人 , 敬意有之 , 叹惋有之 , 悲凉亦有之……
逝者已矣 , 但袁君决定做点什么来改变还活着的人 。
在这个富豪的葬礼上 , 袁君公布了他一天的开销 , 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一个中产之家小孩子一天的花费 。 因为没有时间 , 他拼命赚钱 , 却丝毫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愉悦 。
在日记中这位富豪写到 , 他的快乐竟然来自于一次汽车在路上抛锚 , 他让司机等拖车来 , 自己则一个人步行去公司 。 他惊奇地发现 , 路边有那么多有趣的店面 , 他甚至看到了迎春花 。
他说:“如果没记错的话 , 我最后一次见它应该是在大学毕业那一年 , 同学们看到迎春花开了 , 一起去踏青 。 ”
这震惊了在场所有的人 。
袁君在悼辞里写到:“他不是在车上 , 就是在飞机上 , 也有可能是在会议室里 。 他的生命自从承担起百人的企业之后 , 就再也没有了四季 。 他最美丽的记忆不是赚得第一桶金的激动 , 也不是公司十周年庆典上的高朋满座 , 而是那个步行的午后 , 那一路惊奇的发现 。
我想 , 最后的时光里 , 他一定为自己铺设了一条芬芳的小路 ,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他应该是笑着走过那条通往天堂的小路 , 甚至还哼起了儿歌 。 所以 , 在此 , 让我们一起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 。 ”
那是袁君第一次在葬礼上听到掌声她知道那不是对逝者的不恭 , 而是大家情不自禁用这种方式表达内心最真挚的尊敬 。
后来 , 袁君与富豪之子成为很好的朋友 。 这位富二代并没有子承父业 , 而是将公司交给了经理人 , 他自己则在一个小公司上班 , 业余时间开了一间不盈利也不赔钱的书吧 。 日子过得很平静 , 也很快乐 。 袁君时常去他的书吧 , 叫上一杯咖啡 , 捧一本闲书 , 消遣一段闲适的时光 。
袁君还会时不时地想起那位富豪 , 疲于奔命的时候 , 忙到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 , 袁君总会告诉自己 , 慢一点 , 再慢一点 , 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 , 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 在还来得及的时候 。
向死而生,好好活着!(深度好文)
文章图片
有一种活法叫向死而生
葬礼是一种道别 , 而道别并不意味着绝望 。
袁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道别 , 是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高中校长做葬礼主持 。 老校长姓肖 , 享年85岁 , 这位老头儿风趣幽默 , 生前最爱热闹 , 他们家迎来送往 , 永远有络绎不绝的客人 ,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喜欢被打扰的老人 。
校长的老伴在商量葬礼仪式时 , 没有向袁君提出任何的要求 , 只是很细节地讲了老校长生前的点点滴滴 , 包括每次夜里十一点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时 , 老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真不知道 , 这个园子还能热闹多久!”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