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孩子也被逼得很顺从,他们总担心自己的拒绝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会影响双方的关系,从而选择委屈自己 。
当然,还有孩子自身各种复杂的成长因素导致她们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比如,缺乏自信心,经历过被排挤、孤立,甚至遭遇过校园暴力,等等 。
文章图片
如何让孩子敢于说“不”?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比教育孩子顺从听话更好的方式,是懂得释放他们天性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自主判断能力 。
具体怎么做呢?在这里给出几点小建议:
第一,从小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
想要孩子懂得拒绝,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鼓励孩子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
绘本《让孩子学会说“不”》中,凯尔特别喜欢叔叔威力,可是威力叔叔却喜欢挠他痒痒,这让他很苦恼 。
他想了很多种办法去逃避,就是不敢直接跟叔叔说“不” 。
妈妈知道以后,告诉他身体是自己的,如果不允许就没有人能碰,并鼓励他跟叔叔说出来 。凯尔照着做了后,叔叔不但没有生气,还特别尊重他 。
文章图片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独立,遇事有主见,那么就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要鼓励他表达出来,让他拥有拒绝的权利 。
第二,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民主的家庭中,孩子是被尊重的,父母们懂得聆听孩子的声音,也会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
《小妇人》中,马奇家的女儿艾米,有次被老师在全校师生面前羞辱后不想去上学,妈妈得知艾米的心声后,并没有强迫她去学校,而是同意她在家专心学习,并写了封信给老师,坚决捍卫艾米受尊重的权利 。
文章图片
正因为受这样的家庭氛围熏陶,艾米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敢于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会为了讨好他人而委曲求全 。
第三,教孩子科学的表达方式 。
比如孩子刚买一个特别喜欢的新玩具,可小朋友想借去玩 。
这时父母可以扮演刚买到新玩具的孩子,两人用不同的拒绝方式,让扮演借玩具的孩子体会一下被说“不”的感受 。
父亲直接说:“不,我不借给你” 。母亲则用委婉的语气拒绝:“这是我刚买到的玩具,我先玩几天,再借给你 。”
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明白委婉地表达会比直接拒绝更能让人接受 。
当然,对于一些不正当的要求,要教孩子直接说不 。
比如面对经常要孩子帮忙写作业的同学时,或者面对怂恿孩子逃课、不遵守校规的朋友时,都要直接拒绝 。
文章图片
正确说“不”,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孩子拥有自主意识和主观判断力 。
冯骥才说:“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但是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
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拒绝的底气和能力,独立思考,内心强大!
参考资料:
1. (美)鲁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尔兹,《孩子:挑战》,天地出版社,2020年11月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张子枫 为什么张子枫恋情曝光后,路人缘就下降了?
- 为什么态度骄矜的「凤姐」只给了二十两,刘姥姥还是很感激凤姐?
- 预言|保加利亚盲婆预言:欧洲将沦为一片荒原,俄罗斯成为“世界之王”
- 婚姻|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很多两头婚模式?
- 顾清俞|《心居》低嫁的顾清俞被婆婆瞧不起,她永远都不明白是为什么
-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不爱热闹?
- 为什么小镇青年大多处于没前途的状态?无法破圈才是主因
- 他用君子之交淡如水来形容和约束与她之间的这段感情 为什么有些女人很惧怕爱情?
- 离婚|“别人的老公对我那么好,为什么我的老公不在乎我?”
- |《心居》:看似幸福,实则惨淡,为什么说施源的爱情,虚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