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 985研究生来信:“我打败了那么多考试,却搞不定这个女人。”( 三 )


把你的孩子 , 当婴儿那样去爱 , 她才不会越来越坏 。
不少父母 , 在孩子小时候 , 没有浇水施肥除草 , 到孩子大了后 , 又嫌弃孩子长得不够挺拔高大茂盛 。
这真是太可笑了 。
每个缺席孩子成长的父母 , 都欠了孩子一笔债 。
这也是我要和你分享的第一个认知——
爱犹如积蓄 , 
不爱就是债务 。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 藏在孩子6岁之前 。
6岁之前 , 是儿童性格和人格发育的关键期 , 也是父母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养成期 。
你的妈妈 , 不仅错过了你6岁之前 , 而且错过了你7到15岁的少年 。
尽管 , 就像很多在底层辛苦打拼的父母一样 , 她也有诸多不得已 。
但是 , 她的确错过了你成长的关键期 , 的确没有给你足够的爱和温柔 , 的确亏欠你一日一夜的陪伴、一餐一饭的温暖 。
所以你们母女之间匮乏亲子关系的细节和纹理 。
更要命的是 , 当你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 她终于回到你的身旁 , 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缺席给你带来怎样的伤 。
然后怀着弥补之心 , 去修复 , 去靠近 。
而是用焦虑和指责、戾气和羞辱 , 把你推得越来越远 。
作为妈妈 , 她其实先后两次抛弃你:
第一次 , 在你出生后 , 她离开 。
第二次 , 在她回归后 , 却没有给你爱 。
亲爱的姑娘 , 这些都是事实 。
只有承认了过往发生的事实 , 承认了妈妈对你的伤害 , 承认你们母女今天的关系 , 妈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你才能从负罪感中走出来 , 习得这样的认知:
爱与不爱 , 都不是一天造就的 。
爱 , 就像储蓄 。
每当父母对孩子多爱一点 , 他们就在孩子的心灵银行里 , 存了一笔钱 。
那些爱孩子的父母 , 之所以能赢得孩子的爱和尊重 , 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储存爱 。
而不爱 , 就是债务 。
那些缺席孩子成长 , 或者即便陪在孩子身边 , 整天对孩子攻击的父母 , 就是在孩子的心灵银行里 , 欠下债务 。
孩子不爱他们 , 那是他们的因果——否则 , 这对那些真正爱孩子的父母 , 不公平 。
这样的认知 , 有助于你进入思维的第二层——
这世上的母女关系 , 
不止一种 。
中国传统的文化 , 有很多精华 , 但也有糟粕 。
愚孝 , 就是其中一种令人厌恶的情感绑架 。
这种绑架 , 不仅仅是“你不孝顺父母 , 你就是坏人”的社会评价 , 而且是“我没法和父母亲密 , 我就是坏人”的自我驯化 。
亲爱的姑娘 , 今天 , 我给你回信 , 就是要郑重地告诉你:
这人世间里 , 母亲和女儿的关系 , 不是只有“母慈女孝”这一种 。
你之所以只看见这一种 , 是因为你在比较的执念里 , 选择性地看见了最令你羡慕的这一种 。
母女关系 , 犹如很多亲情关系 , 在血脉和温情的面纱下 , 藏着很多撕扯和疼痛 。
不少女儿 , 终其一生都无法和母亲亲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