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

人们常说“孩子的快乐很简单 。 ”可是 , 2021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 ,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 其中重度抑郁为7.4% 。 从小学到高中随年级增长而上升 。
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和普遍化 , 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以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优秀 , 得不偿失!”
无论鸡娃还是佛系 , 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一生 。 尽早了解并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 学习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 保持身心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石 。
《哲学家与孩子谈幸福》结合典型生活实例探讨幸福 , 从幸福的产生、可塑性 , 到孩子们疑惑的“长得好看、有钱会更幸福吗”等实际问题 , 并将亚里士多德、叔本华等著名哲学家的观点、当代学者对于幸福的研究成果 , 融入真实生活 , 帮助读者反观、审视自身 , 形成正确科学的幸福观 。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
文章图片
作者斯汀娜·彦森是一位荷兰哲学家 , 曾获荷兰儿童文学银石笔奖 , 擅长与孩子谈论关于人生的话题 。
拥有你的小确幸
想想生活中的幸福时刻:有冰淇淋吃 , 得到了喜欢的玩具 , 自由自在地跳舞 , 一家人开心游玩……
词典中幸福的定义 , 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 , 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 。
幸福不仅与愿望的达成 , 与令人愉悦的事物相关 。 经研究 , 幸福感的产生还取决于四种荷尔蒙 , 分别是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和催产素 。
多巴胺 , 也称奖赏激素 。 它是实现了设定目标后的满足感 , 会激发尝试新事物的积极性 。 做喜欢的事有利于多巴胺的释放 。
内啡肽 , 还有抑制疼痛的作用 。 各种体育运动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
血清素 , 与情绪密切相关 , 负责赶走抑郁焦虑等感受 。 晒太阳和冥想有利于血清素的分泌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连续阴雨会影响心情 。
催产素 , 即亲密激素 , 抚触或拥抱时 , 心脏会分泌催产素 , 压力也得到舒缓 。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
文章图片
这些科学依据 , 不仅解释了幸福是如何产生的 , 也教会我们调节心情的方法 , 如运动、画画、跳舞、跟亲友拥抱 , 尤其随着年龄增长考验增多 , 更需要这些生活中的小确幸来“对抗”烦恼 。
攀比与自我价值感
校园生活的烦恼除了课业排名的压力 , 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攀比 , 文具、书包、鞋子……这也使得孩子们认为有钱 , 漂亮会更幸福 。
作者在“长得好看能带给人幸福吗?”和“金钱能带给人幸福吗?”里探讨了这两个问题 。
首先 , 作者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注重成功 , 且好看的人更容易成功的世界里 。 美丽的外表会造成“晕轮效应” , 会让人误以为光环之下 , 一切皆如意 。
事实上 , 众所周知 , 仅有外表是不够的 。 人们在意外表 , 根本在于渴望得到肯定 , 别人的恭维和关注会带来良好的感觉 。 但是 , 将受到恭维等同于被爱是危险的 。
“好看—爱—成功—肯定”其实是个认知误区 。 社交媒体时代 , 平台上大量修饰过的照片 , 加重了这种误解 。
同样 , 钱是物质生活的基础 , 但它对幸福的影响是有限的 。 境遇拮据时它显得很重要 , 境况越好 , 钱对幸福的影响越小 。 研究发现 , 收入远超于大多数人时 , 幸福未必会增加 , 还可能减少 。
为什么温饱无忧的人 , 许多时候还会被钱困扰?细想一下就明白 , 是攀比带来的——别人都有 , 或别人的看起来更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