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 二 )


不自觉攀比并想在比较中胜出 , 归根结底 , 还是渴望爱、认可与关注 。
对此 ,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
他人的头脑对于承载真正的幸福而言 , 一文不值
。 ”
外在的攀比 , 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关注和爱的匮乏 , 及由此带来的低自我价值感 。 另外 , 专注于让自己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 , 别人的评价也显得没那么重要 。
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在《幸福的可塑性有多大》中 , 作者说 , 幸福不仅取决于出身、境遇、性格 , 还跟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
比如每晚睡前的感恩练习 , 想一想当天经历的好事 。
正念练习 。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
文章图片
正念练习
荷兰幸福学教授派特里克对幸福的概括为“目电人” 。 即想要实现的目标 , 疲惫时能给自己充电的方式和无话不谈的朋友家人 。 当你感到不幸福 , 反思一下 , 是不是缺少了这三者之中的某个 。
身外之物带来的满足是浅层次的短暂的 , 爱和自我实现才能带来持久深刻的幸福 。
书中每一章的结尾 , 都有一段作者与孩子关于幸福的一系列问题的访谈 , 孩子们的回答真诚可爱 , 相信同龄的小读者们会有许多共鸣和思索 。
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怎能不跟他们探讨“幸福”?】幸福不仅来自于外在 , 更多建立在内心的基础上 , 懂得挖掘内在稳定的幸福 , 才是家长能给予孩子的最大的人生财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