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origin_id":"58a280d9b72d4a35b7423e7ea5b1526b","title":"? 多款“隔离险”仓惶下架:承诺隔离1天赔200元,险企直言赔穿了","sub_title":"“在3月之前,国内疫情防控已经有效得到控制,隔离这( 二 )


▲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有关隔离险的质疑越来越多 , 监管开始下场整治 。 今年2月 , 银保监会财产保险司下发《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下称“通知”) , 要求险企对隔离险相关业务进行自查整改 。 通知要求 , 在产品宣传和销售过程之中 , 保险公司不得以欺骗、隐瞒、诱导等手段 , 对保险产品的保护责任等重要情况进行误导性宣传、说明 , 不得为吸引消费者注意而进行片面宣传和恶意夸大、炒作 。 “当红产品”摇身一变成为“问题标的” , 险企开始重新审视隔离险产品:曾经设计时的风控考虑与现下的疫情形势相符吗?自去年“奥密克戎”出现以来 , 传播速度之快席卷世界各地 。 今年3月以来 , 疫情继续反复 , 据数据显示 , 截至3月30日9时 , 上海全市累计排查在沪密接35847人 , 均已落实管控 。 一般而言 , 隔离险在推出之时 , 全国疫情尚处于可控阶段 。 有险企人士也直言称 , 前期为开拓市场 , 各保险机构都把“隔离险”产品的保费压得很低 , 推高赔付率 。 然而事与愿违 , 如今疫情蔓延的速度大大超过险企的赔付速度 , 直接导致隔离险产品在本就盈利较低的情况下雪上加霜 。 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摆在险企面前 , 时至今日 , 隔离险已经不再适合 。 小概率变大概率 , 隔离险“赔穿了”“隔离险”的本质还是意外险产品附加隔离责任 , 简单来讲 , 就是意外险产品中附加因疫情防控而强制隔离的津贴或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津贴 。 如今 , 在意外险的基础上延伸出的创新险种“隔离险” , 不得不逆势下架 , 也侧面反映出其在产品设计时存在诸多问题 。 某险企精算师对老虎财经表示:“隔离险的定价主要是根据疫情情况进行的大数据定价 , 这也意味着隔离险所依据的过往数据有限 , 相对缺少精算定价基础 , 但通过近两年的理赔数据和公共数据 , 目前行业已积累一定的精算数据 , 虽不完备 , 也是保险公司积极开发“隔离险”的底层基础 。 众所周知 , 影响保险产品定价的三个因素分别为预定利率、预定发生率、预定附加费用率 。 通俗的来讲就是 , 保险公司要计算出来一种事件出现的概率 , 在此基础上设定保费和赔偿金 , 再加上产品设计中出现的人工、营销费用等成本 , 就能得出一款产品的价格 。 他补充道 , 隔离险的底层逻辑就是集中足够多的钱为“隔离”这一小概率事件提供赔付 。 在3月之前 , 国内疫情防控已经有效得到控制 , 隔离这种情况基本上很少会出现 。 但最近这段时间 , 各地疫情反复出现 , 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 , 也就是发生率产生变化 , 所以“隔离险”现在赔穿了” , 从而对保险公司不利 。 不仅是中国内地 , 香港的保险公司也是如此 , 在今年年初疫情爆发时期 , 不少当地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可以赔付集中隔离津贴以及确诊赔偿的相关保险产品 , 其中恒生保险表示 , 在指定时期内成功投保 , 若至4月30日期间不幸在香港确诊 , 将可获提供一笔10万元现金赔偿 。 在1月6日前获恒生保险签发并仍然生效的现有个人保单之客户 , 若在香港确诊并入院接受治疗 , 可获得住院现金保障每日1200元(最多45日)或一笔1.8万元(以较高者为准) 。 但随着疫情的发展 , 恒生保险修改保障内容 , 据媒体报道 , 从2月11日开始投保的人士 , 额外赔偿的计算方法则改为已缴总保费的25% , 最低赔偿额为2800元 , 显然低于此前的赔付额 。 从上述描述之中不难看出 , “隔离险”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 该产品的赔付并非宣传中所说的“只要隔离即可赔付”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