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仪式不重要,记忆才重要

清明仪式不重要,记忆才重要
文章图片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 安宁疗护团队负责人清明仪式不重要,记忆才重要
文章图片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清明仪式不重要,记忆才重要
文章图片
前资深媒体人 , 作家清明特辑
“人活着 , 除了对死的畏惧 , 更大的畏惧 , 是生的艰辛 。
只有通透地对死亡产生足够的认知 , 才能更认真地活 , 更认真地面对活着时的一切关系 。 ”
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 。
把缅怀生命的节日 , 定在一个万物复苏的时节 , 一定有着老祖宗们不可言说的智慧 。
清明仪式不重要,记忆才重要】而今年的这个春天 , 人类不仅与疫情继续缠斗 , 更目睹了战火硝烟 , 也见证着生命的逝去 。
于是 , 如何面对生死?如何珍重生命?在前所未有的巨变与不可预知中 , 又要如何编织自己的“意义之网”?这 , 将是每个人都躲不开的话题 。
这个清明 , 就让我们一起 , 坦诚地聊聊 , 或陷入深思 。
壹各地、各家清明节的习俗不同 , 仪式氛围也不同 , 或哀伤 , 或平和 , 或肃穆 , 或热闹……您个人比较认同的纪念方式是?
路桂军: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慎终追远 , 民德归厚” , 意在和先人建立联结 , 不忘前世之师 。 一些家训、长辈的嘱托 , 要反复给他有个交代 。 我经常跟我们的患者说:“人最初的信仰就是父母 。 ”信仰 , 心中的信靠和仰望 。 所以清明节我最喜欢的词是“缅怀” , 因为爱而思念 , 因为深情所以缅怀 , 在爱和深情下共度这一天 。
陈莉:我是一个不太看重形式和仪式感 , 但又能入乡随俗的人 。 清明节一般也不会特意回老家扫墓 , 但有一次回老家正好赶上 , 就跟随家人一起“做清明”了——献花、烧香、烧纸、祭拜……如果亲人逝去不久 , 气氛肯定比较哀伤 。 时间长了 , 也就平和了 。 一般在墓地前都比较肃穆 , 但在去和回的路上也不乏轻松的言语 。 对我来说 , 一般的形式都尽量去理解并接受 , 但个人最认同的纪念方式是用心去做 。
宋燕:我的父母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 我们几个孩子深受他们影响 , 都相信人死之后意识就消失了 , 身体化为有机体回归自然 , 以原子、分子形态重新转化为其他的生命 。 因此 , 我觉得只有生是重要的 。 身边的人 , 要在他还活着时尽量对他好 , 死了之后如何葬、如何祭 , 都不再有意义 。 人们会怀念的 , 是这个人生前对他人的影响 , 是他身上值得记取的东西 。 就像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讲的一样 , 他在人们心中产生的记忆 , 是他生命的延续 , 当这个记忆没有了 , 他就彻底“死”了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清明与否不重要 , 仪式不重要 , 记忆才重要 。 而记忆 , 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 , 都可以随时拾起的 。
贰聊聊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次送别生命的经历?
路桂军:因为从事生死教育20余年 , 每近清明 , 都是我“曝光率”最高的时候 。 2019年清明节 , 早起我刚为读到一些相关自己工作的报道而心下慰藉 , 却没曾想10点就看到自己一个在南方的患者 , 在这天早晨跳楼自杀的消息 。 他是个慢性疼痛患者 , 非常优秀的导演 , 4月1日还通过“好大夫”跟我通话 。 一个生命就这样逝去 , 自己是疗愈过程的参与者 , 却没能把他留住 。 我觉得特别懊恼 , 无法原谅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