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3日到4月6日,短短3天,一个对世界还怀有最朴素的乐观与善意的女生 。
留下了听力障碍的父亲,留下了丈夫和7岁的孩子,从32楼纵身跃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文章图片
图源:谷雨实验室《上海被网暴坠楼女孩的母亲:我们想要讨一个公正和公义》
女孩的丈夫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起:
“她在发生这个事情后,整个人的情绪变化是很明显的 。”
“整个人就像失了魂一样 。”
文章图片
这两天,女孩的丈夫和母亲先后发声,要收集证据,向网暴者提出诉讼,讨一个公平正义 。
文章图片
但,讽刺的是,网络上的争吵还远远没有结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人说,上海女生的这场悲剧,是本就纤细敏感的人,在一个最糟糕的时间点,遭遇了整个互联网的戾气 。
是的,除了早就肆虐的网暴外 。
我觉得,这场悲剧的确还折射出了一些更“当下”的东西 。
【跳楼 上海跳楼事件后续:女孩尸骨未寒,「杀人凶手」喊冤】从2020年起,一轮轮疫情带来的精神压力 。
高压带出了我们太多情绪的副产品 。
当生活每天被负面消息充斥,社交平台满是吵架、对立、歧视 。
每天打开朋友圈,都有人在说,想关掉微博 。
焦虑、恐惧、易怒、沮丧……这些情绪在现实中无处宣泄,被一次次丢在网上,酝酿出恶意,再被生活里的我们二次接收 。
这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
而疫情加剧了恶意的生产和循环 。
因为,在重大灾难和挑战下,整个社会都必然会生出更多、更复杂的情绪 。
但,我们要任由这类情绪主宰我们吗?
我们要什么都不做,任自己深陷其中情绪的恶性循环里,再难脱开身吗?
在网暴女孩的言论里,有一类声音也相当刺耳——揪着她上海人的身份嘲讽 。
文章图片
图源:新浪微博
从上海这轮疫情爆发开始,舆论场类似的地域“梗”就开始肆虐 。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里提到过,疾病是一种隐喻,是一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 。
当一种不熟悉且没那么确定,容易给人们带来未知感的疾病出现时,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内心深处最恐惧的东西与它画上等号 。
当患者被确诊的那一刻开始,社会的成见、伤感、歧视、惩罚已然悄悄附加他们身上 。
于是,“健康成了德行的证明,正如疾病成了堕落的证据” 。
从个体到城市,健康占有了道德高地,生病使他们有了原罪 。
疫情期间,有多少人陷在这种可怕的逻辑里而不自知 。
而忘了我们需要对抗的是病毒,而非得病的人 。
要知道,除了破坏防疫规则的个别人(也会得到法律惩罚),疫情爆发区的其它人,都是无辜甚至无助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蒋丽莎|蒋丽莎陈浩民吐槽上海菜太贵,快要吃不起,吴尊的做法却截然相反
- 老人机 上海累计感染超15万,最难的他上不了热搜
- 洋葱 上海人买菜现在不看价格了
- 上海 上海感染者超18万,21世纪国际大都市,不会被饿死可能会穷死!
- 别墅 上海百亿女富豪,被曝社群抢面包:灾难面前,穷人富人都一样?
- 病毒 上海副市长哽咽道歉:疫情汹涌,背后还有哪些是我们不知道的?
- 上海 魔都为何叫上海?难道还有下海这个地方吗?秘密就藏在这里!
- 事件 揭秘空中怪车事件,天外来客留下的可怕痕迹
- |上海女子找人为父亲送菜遭网暴坠亡,键盘侠当心:嘴侠心渣天难恕
- 网红晚晚再回应美术馆工人坠楼事件:劳斯莱斯合作几百万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