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二 )


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文章图片
毫无疑问 , 女孩和小哥 , 都是善良的人 。
上观新闻后来采访了当事小哥 。
他说 , 得知女孩被网暴 , 自己难受得睡不着觉 。
“我本来也不是图她钱 , 怎么会这样?”
女孩在流言蜚语中离世 , 他的人生也将因为这件事蒙上阴影 。
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文章图片
他们如此善良 , 本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
舌上有龙泉 , 杀人不见血 。
我们亲眼见证那一句句伤人的话 , 是如何变成一颗颗子弹的 。
射向对方 , 完成了一场谋杀 ,
没人觉得自己是在作恶 。
每个人都觉得 , 我只是跟了一下风 。
我只是随口一说 , 我只是骂了一句脏话 。
但往往 , 就是这不假思索地一个念头 , 一句话 。
成了别人心上再也拔不出来的那把刀 。
其实 , 更让我感慨的 , 是事后一个网友的留言 。
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文章图片
她差点就成了那个施暴者 。
当时 , 她也有过“女孩小气”的想法 。
想要说点什么 , 但是忍住了 。
最后只是默默点了个赞 。
因为她多想了一步 , 多忍了一下 , 最后才没有变成那个拿刀的人 。
一念天堂 , 一念地狱 。
我想说 , 我们每个人一不小心 , 就可能在某一个时刻 , 在某一个事件中成为执刀者 ,
善与恶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么泾渭分明 , 它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
看你怎么选 。
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个善意 , 可能会让你铭记很久 。
但同样 , 你毫不在意的一个恶念 , 也会留下毕生之憾 。
善与恶的选择 , 看似一墙之隔 , 实则是两种人生 。
3
1974年 , 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举办了一场名为《韵律0》的行为艺术 。
她用药物将自己麻醉 。
让身体不能动弹 , 也感受不到疼痛 。
不过意识是清醒的 。
然后 , 让在场的观众 , 在她准备的72件物品中挑选一样 。
可以随意摆弄她的身体 。
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文章图片
这些物品里 , 有玫瑰、帽子、衣物等比较正常的东西 。
也有铁链、绳索、匕首等危险品 。
还有一把装有子弹的枪 , 但她觉得并不会有人使用 。
一开始人们只是用玫瑰花、帽子等东西 , 给阿布拉莫维奇装扮 。
看到她没有任何反应 , 又有人拿起了笔 , 在她身上画画写字 。
后来 , 确定她不能反抗的人们 , 越来越大胆 。
有人开始拿红酒泼在她身上 , 有人用玫瑰花的刺将她刺出血 。
一个男子用剪刀剪开了她的衣物 , 还有人用铁链勒住她的脖子 。
此时的阿布拉莫维奇 , 已经满眼泪水 。
昨天,她没确诊,却被全网心疼,一条留言戳中了所有人的心
文章图片
更恐怖的是 , 一开始阿布拉莫维奇觉得根本不会有人用的那把枪 , 也被人塞到了她的嘴里 。
甚至试图扣动扳机 。
而大部分人仍站在旁边围观 , 看那人敢不敢开枪……
直到有几个仍清醒的人 , 将枪夺下 。
值得一提的是 , 整个实验过程 , 没有任何人强迫观众这么做 。
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
为什么要说这个实验?
因为我想让大家看到 , 人如果不约束自己心中的恶意 , 会变成什么样 。
陶勇曾说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