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二 )


但……即便内向者拥有这些优势,我们仍然要承认,ta们在人际关系中,确实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
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内向,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的确会给人际交往带来一些困难
困境一:想得太多,
把握不住沟通的节奏
内向者在面对他人的提问时,往往会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斟酌,才能给出一个ta们认为合适的、完整的答复(Helgoe,2013) 。这是因为ta们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是正确的、是否能被对方接受、是否合适 。
虽然这的确是对自己的言论更负责的做法,但斟酌和思考的时间,却会让场面变得沉默而尴尬 。这时候,提问者常常会开始下一个话题,以缓解尴尬 。但对于内向者而言,ta们就失去了沟通、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 。久而久之,别人也不会再询问ta们的观点,逐渐成为了“隐形人” 。
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困境二:依赖沟通技巧,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难以表露自己真正的想法
因为不知道如何顺利、快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内向者在沟通中学会了一些沟通技巧 。研究发现,内向者在沟通中很依赖下面两种策略(Mujahadah, 2018; Celce-Murcia, 2008):

  • 自我监控策略(Self-monitoring strategy):习惯性地以他人视角揣摩自己的发言,反复修正、补充、重述自己的发言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是合适的、符合期望的 。
  • 互动策略(Interacting strategy):通过提问、请求、复述对方的发言等互动的形式,来确认对方是否跟上了自己的表达节奏、理解了表达的内容,以及自己的发言是否有误 。

这些沟通策略的确能确保对话顺利进行,但是过于依赖技巧,却会阻碍内向者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因为ta们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如何让自己的发言不失误”“如何让别人对自己满意”上,而不是自己真正想表达的内容,甚至会为了避免争议或尴尬,故意隐藏自己的部分观点 。
研究还发现,比起外向者,内向者会明显更多使用互动策略(Mujahadah, 2018) 。这也体现了内向者对自己的表达方式、想法内容的不自信,会让ta们更难说出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
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困境三:沉溺网络关系,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
文章图片
陷入“难以面对面沟通”的恶性循环
各种新兴的网络社交平台,可能是很多内向者的“福音” 。在网络世界中,ta们不用在意自己的样貌,不用在他人的注视下说话,发送消息前有充分犹豫的时间……可以说,互联网为内向者提供了强大的安全感,让ta们愿意在网上建立社会关系(Amichai-Hamburger, 2002; Bargh & McKenna, 2004; van der Aa et al., 2009) 。
但线上社交是一把双刃剑——在提供虚拟社交的同时,也削弱了内向者们对于“面对面社交”的积极性,甚至完全切断了ta们线下社交的可能 。沉溺于网络关系,不仅会让内向者越来越陌生于沟通社交,还可能让ta们逐渐与社会脱节(McIntyre, 2015),反过来更依赖于网络世界 。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当ta们面对现实生活时,只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困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