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撰文 / Nico、47
编辑 / KY主创们
我有一个非常内向的姐妹,时常和我抱怨自己在社交时遇到的烦恼:
和人交流时,还没想好该怎么说,就被其他人催促、甚至直接插嘴;
聚会时,总觉得很难加入话题,感觉被冷落;
能和陌生人在线上聊得热火朝天,和熟人面对面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内心世界 做一个「不被忽略的内向者」的4个tips】总感觉没人想听自己说话,最后索性不说,成为人群中的“隐形人”……
她问我,内向者,是不是注定在人际关系中,就是那个被忽略、被遗忘的存在?是不是我们注定就得不到别人的在意和尊重?我想,这或许也是很多内向者面临的困境,所以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被人尊重、不被忽略的“内向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其实,能否获得尊重,
文章图片
与内向外向无关
很多内向的人把自己不被尊重的问题根源,归因到内向的性格上 。但事实上,一个人能否获得尊重,本就与内向或外向无关 。
真正的尊重,首先应该包含下面3个要素(Sana Farid,2005):
- 平等:我们受到他人的考虑和尊重,同时也愿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
- 重视:平等是尊重的基本态度,而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对方的感受和想法 。
- 尊严:更重要的是,尊重意味着有尊严地对待一个人 。
换句话说,一个尊重他人的人,本就能做到平等对待、重视他人需求以及有尊严地对待他人,不会因为高低贵贱而有偏差,更不会因为内向、外向产生区别对待,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尊重 。
虽然很多内向者在社交场合中并不会显得那么耀眼,但内向的性格其实为ta们带来了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1)更强的心理韧性(resilience)
心理韧性指的是个体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也是在面对打击后依然能够恢复的能力(Pavani, 2021) 。内向者往往拥有更强的心理韧性,因为ta们做某件事的驱动力往往来源于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而非他人的赞赏和鼓励(Ta们对这些不会抱有太大的期望) 。所以,在遭遇挫折的时候,ta们反而更容易坚持,不会因为失去了外界的鼓励而轻易放弃 。
2)“心灵融合(mind meld)”的能力
“心灵融合(mind meld)”的概念源自《星际迷航》中瓦肯人的一项仪式,指两个人能心灵相通、分享对方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心灵融合的能力便是能够让对方敞开心扉,彼此思想交融 。
这听起来似乎与内向者“不擅交际”的特征是相悖的,恰恰相反,内向者在与他人接触时往往会更专注于倾听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输出个人观点,所以ta们会更容易感知到对方真正的“心灵世界”,被倾听者也更愿意与这样的人建立深层的连结(Helgoe, 2013) 。
3)拥有“漫步者自由(the freedom of flaneur)”
漫步者的自由(the freedom of flaneur)是一种生活态度,即能够在生活中放慢脚步,不匆忙、不急躁地观察生活 。而这,是内向者们与生俱来的天赋之一 。
Helgoe(2013)指出,内向者不会冲动地卷入他人的对话和思想中,ta们能够不紧不慢地观察、思考,宛如“松弛地散步”,因此,ta们有更多机会去探索自己的真实想法,去发现那些生活中被遗漏的闪光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旦勉强为之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把尽量不勉强自己当成了人生信条
- 婚姻|女人这一生过得怎么样,取决于这一个人
- 文章作者:道法自然岁月如梭 人生的道路上,可以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但一定要做自己的观众
-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刘广印正在喂牛。|(十年@每一个奋斗的你)中国北方县城新景:“牛经纪”助力村民过起“牛”日子
- 出轨|一个有家庭的人,放不下婚外的爱情,请牢记这3个忠告!
- 冯化成|一个家庭开始衰败,往往会有三个征兆,中一个都要格外注意
- 朋友圈精致唯美的句子
- 红尘之中,总有一段路,只一个人走,一个人欣赏,一个人离开
- 你开除了我儿子,我才选择跟你合作的,做人做企业要有原则守规矩
- 01在电视剧《何以笙箫默》中 一个女人生活越过越好,其实是有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