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没带孙子,就没资格和儿子一起住吗?老人的选择,“拆散”一个家】人与人的悲喜 , 并不相通 。
就拿“老人带孩子”来说 , 确实是如今90后父母的刚需 。
尤其是在“双减”以前 , 除了一天来回两次接送孩子 , 还要在放学以后送孩子到补习班 , 对于正常的工薪家庭来说;
每天按时接送孩子 , 实在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双减”以后 , 中小学补习班少了 , 接送孩子的压力也小了 , 后来有了“延时服务” , 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 , 也基本和工薪父母上班下班的时间趋于同步了 , 最多就是中午给孩子报个“小饭桌” , 让孩子能够吃好、休息好 。
但是 , 有老人带孩子的家庭和没老人带孩子的家庭 , 依旧是相差巨大 。
有老人帮忙接送和照看孩子 , 父母偶尔还能早上睡个觉 , 晚上加个班;可那些要么老人不在身边 。 要么婆媳关系不和的家庭 , 只能是一年365天 , 夫妻俩每天一睡醒就叫孩子 , 风雨无阻地拖着孩子走过学校和补习班的漫漫长路 。
可是照顾孩子并非易事 , 如果老人不愿意 , 又会怎样呢?
本文图片
01
王凤莲这个老人的一生 , 说起来让人唏嘘 。
因为过去的人都重男轻女 , 她小小年纪就出门赚钱 , 后来的结婚也是应了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 , 可以说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 。
幸运的是 , 老公一直对她很好 , 还有了两个儿子 。
可以说她的家庭生活 , 就是在没有公婆帮衬的情况下 , 背着孩子下地干活 , 同时打几份工 , 把孩子们拉扯起来的 。
等到两个儿子大学毕业 , 老两口还拿出半生积蓄 , 帮衬着两个孩子各自结婚并买了婚房 。
按理说 , 作为中国父母 , 他们的光荣任务也就算结束了 。
所以王凤莲和老公 , 就花着还算不错的退休金 , 到处报旅游团 , 过着“吃喝玩乐”的退休生活 , 直到两个儿媳妇怀孕 , 儿子们都来找父母帮忙 。
本文图片
大儿媳妇生了孩子没人带 , 小儿媳妇意外流产了 , 儿子们都想让这个刚过上快活日子的老母亲收收心 , 到自己家来帮忙照顾媳妇孩子 , 三番两次地上门请求 , 可王凤莲就是不乐意:
“当年公婆不帮忙 , 自己还不是一个人背着孩子打工赚钱、拉扯长大的 , 怎么同样的事情摊到两个儿媳妇身上就“哭天抢地”的 , 这也太矫情了!”
所以对于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的请求 , 王凤莲一口就回绝掉了:
“自己辛苦了这么多年 , 不愿意再操劳了 。 ”
身边的老人好友都劝她话不要说得这么绝 , “你现在还有能力 , 儿子儿媳日子难 , 你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 这样以后的晚年生活才能儿孙承欢膝下 。 ”
但是王凤莲却说:“我自己有退休金 , 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养大 , 难道以后儿子会不给我养老吗?”
结果 , 不听劝、一根筋的王凤莲很快就察觉到了两个儿子的“异状”:自从自己拒绝带孩子 , 两个儿子就没以前那么亲了 , 逢年过节最多回家敷衍一下 , 放下几千块就走 , 既不在家里过年 , 也不带儿媳妇和孩子回家 , 更不要老两口递给他们的压岁钱 。
好好的一个家 , 就像是散了场 。
本文图片
02
在王凤莲的眼里 , 不是自己做错了 , 而是儿子儿媳太计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提升认知最好的方式
- |“被迫搬出儿子家3年,我不会做饭的儿子下厨了,孙子也有了”
- “10块改口费咋啦?她要是敢不叫我妈,我以后就让孙子叫她阿姨”
- 老人机 上海累计感染超15万,最难的他上不了热搜
- 洞穴 一老人花十年时间创造洞穴,只希望能连接心灵和地球
- 老人|带孙子与不带孙子,到底哪种老人晚年更幸福?听听老人们怎么说
- 生活 老人在树上建设房子,居住了十几年
- 老人 为何老人去世前,总有一些反常行为?真有科学依据
- |73岁大妈:就因我没帮带孙子,儿媳说我不配跟他们同住,凭什么?
- |在爷爷奶奶眼里,带孙子和外孙到底有什么区别?真相有点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