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本文图片

一首歌 , 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听 , 于是就单曲循环 。
连着听了好几天之后 , 就觉得这首歌其实也没那么好听 , 听腻了 , 也就不想再听了 。
一道菜 , 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惊为天人 , 于是每天都会吃它 。
连着吃了好几天之后 , 就觉得这道菜吃腻了 , 且因为吃得次数太多了反倒吃伤了自己 , 从此 , 一听到这道菜就本能地排斥 。
任何事物都会在最开始的给人不一样的感觉 , 但是 , 如果这件事物长时间的、持续且不间断地发生作用 。
那么对于我们所产生的刺激程度就会钝化以及削减 , 到最后甚至还会变成厌烦 。
这就是心理学当中的超限效应 , 它指的是任何事情发挥作用都会有一个时间阈值的 , 超出了这个阈值 , 就会变得适得其反 。
我们在处理感情的时候 , 一直都在强调要讲究方式方法 , 大的方向错了 , 付出了再多努力也不过是感动自己而已 。
因此 , 喜欢一个人 , 不要每天都联系 , 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
|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本文图片

间歇性强化效应:偶然性的满足大于持续性的满足
一个姑娘每天都为她的男友洗手作羹汤 , 一日三餐 , 顿顿不落 。
男友一开始很感动 , 觉得自己的女友如此贴心 , 但时间长了就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 甚至还会因为姑娘偶尔没做饭心生不满;
另一个姑娘厨艺不错 , 但她几乎很少为自己的男友做饭 , 只是偶尔心血来潮的时候 , 才会想着给他做一顿 。
奇怪的是 , 男友每次都特别感动 , 觉得自己上辈子简直拯救了银河系 , 才拥有了这么疼爱自己的女友 。
经常付出 , 会让人觉得理所应当;偶然付出 , 就会让人感激涕零 , 同样的方式 , 不过是间隔不一样 , 就呈现了天差地别的状态 。
原因就在于间歇性强化机制所产生的效果 。
持续性的满足会让人的需求太饱和 , 而偶然性的满足就会让人的需求处于半满的状态 , 从而对付出本身就保持了一定的敏感度 。
【|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蔡康永说:“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 , 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 , 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 ”
付出也是 , 满足需求也是 。
不要有求必应 , 而是循序渐进 , 这样才能够以低投入的方式 , 来换取高回报的反馈 。
|喜欢一个人,不要每天都联系,做好这些更能“征服”他
本文图片

用男性思维和男人谈恋爱 , 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主动权
或许 , 我们可以站在男人的思维方式上去审视他们在一段感情当中 , 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
我们会发现 , 他们几乎很少因为一段感情而失去自己 , 他们把爱情、生活和自己分得很清楚 , 从不会混淆 。
即便是谈了恋爱 , 他们也仍旧会和好友玩游戏 , 会自己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 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另一半身上 。
由此 , 我们可以受到启发 , 或许我们在经营爱情的时候 , 也可以这样 。
不会因为一个人、一段感情而失去自己;
不会把时间都放在爱情和男人身上;
经营好自己的生活 ,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 。
这时我们会发现 , 当我们云淡风轻的时候 , 男人反而会变成“恋爱脑” 。
那是因为人往往会在自己把握不住 , 或者是不确定的事情上在乎和认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