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读者古希腊有一个故事。|人生下半场,请过减法生活( 二 )


这些能让自己不过分陷入娱乐的人 , 都有一个特质 , 那就是给自己树立规矩 , 建立习惯 。
罗振宇曾说:“我们现在的样子 , 是曾经的我们使用时间亲手塑造的;而不久的未来 , 我们的样子 , 又取决于现在的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 。 ”
时间不会骗人 ,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 , 你的人生就在哪里 。
本文转自:读者古希腊有一个故事。|人生下半场,请过减法生活
文章图片
3.离开无效的社交
作家吕白说当他初露锋芒的时候 , 曾受邀参加一场“大咖”云集的新媒体活动 。
他心想 , 这可是一次扩展人脉 , 结交牛人的宝贵机会 , 一次能认识这么多“大咖” , 以后朋友圈里的人层次都不一样了 。
没想到通过活动的微信群去加好友 , 只有两个人通过了他的申请 , 其中一个的朋友圈还不开放 , 他感到十分沮丧 。
得知此事后 , 有位前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不是你递根烟 , 握个手 , 吃个饭 , 就能有人脉了 。 互利互惠才能建立人脉 , 如果你无法给予对方同等的回馈 , 那就只是别人在施舍你罢了 。 ”
恍然大悟过后 , 吕白就断了到处社交的念头 , 把心思用在提升自我价值上 。
热情社交 , 我们的目的无非是想建立更广的人脉 , 却往往忽略了共享利益的前提是等价交换 。
因此 , 把心思多花在自我提升上 , 多读一本好书 , 多学一样技能 , 比过场子的社交更有用 。
作家连岳说:“把时间用在无效社交和酒肉朋友上 , 收获的除了短暂的热闹 , 只有长久的空虚 , 说不定还会被带偏 。 ”
励志演说家刘媛媛的身边 , 就有为社交付出惨痛代价的人 。
她说 , 那个人只要感觉饭局上有那么一两个人将来可能有用 , 都要去赴宴 。
不仅如此 , 他还要想方设法地去参加这样的场合 , 天天喝得半醉 , 自己的工作都荒废得不成样子 。
因为有时还要主动买单 , 所以即使工作了五年多 , 他一分钱都没存下 。
成年人的时间使用里 , 不得不提性价比 。
为了社交 , 我们需要付出时间、精力 , 甚至是金钱 , 而绝大部分的社交结果又得不偿失 。
其实 , 能让你内心富足的 , 不是社交 , 而是你真正的竞争力 。
所以 , 舍弃无效的社交 , 把时间专注在打磨专业能力上吧!
本文转自:读者古希腊有一个故事。|人生下半场,请过减法生活
文章图片
《道德经》有言:“少则得 , 多则惑 。 ”
人生的上半场 , 我们一直在追求索取 , 却忘了生活其实只需要少量的东西就能满足 , 贪多反而会变成一种累赘 。
所以人生的下半场 , 我们要学会做减法生活 , 断掉耗时的习惯 , 舍弃沉迷的娱乐 , 离开无效的社交 , 重新整理行囊 , 轻装上阵 , 日子才会越过越快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