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01
动画片《千与千寻》里 , 千寻和父母在搬家的时候 , 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奇怪的世界 。
父母被变成了猪 。 千寻为了帮助父母变回原样 , 不得不和汤婆婆做交易 , 交出了自己的记忆和名字 , 并且在一个“汤屋”里工作 。
在千寻的身边 , 有一个“白龙” , 他一直帮助千寻 , 叫千寻记住自己的名字 , 不要弄丢了来时的路 。
经过无数次努力 , 千寻终于可以带着父母离开了 。
白龙送千寻离开汤屋 , 说:“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 , 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 , 不要回头 。 ”
送君千里 , 终须一别 。 人生路上 , 总有一些人 , 会帮着你、陪着你、引领你 , 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 , 就不得不离开了 。
千寻|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本文图片

02
不能同路 , 就是陌路 。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 , 我亦是行人 。 ”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路要走 , 即便是知己 , 也不能形影不离 。
上了年纪的人 , 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一些曾经患难与共的人 , 当大家的生活变好之后 , 就慢慢疏离了 , 也还会去不同的城市安家;忙碌的时候 , 忽然想起某个朋友 , 但也仅仅是想起 , 并不会问候他;在朋友圈里 , 看到好友的新生活 , 只能深深祝福 , 却不会留下“看过”的痕迹......
很多朋友 , 走着走着就散了 , 不是感情荡然无存了 , 而是我们习惯了把友情埋藏在心底 , 不再大声地表白 。
很多朋友 , 分开了 , 你还恋恋不舍 , 但是你只能落得一声叹息 , 然后眼里含着泪 , 转身离开、走远 。
苏轼在被贬到瓜州之后 , 和佛印成为了朋友 , 彼此互相“抬杠” 。 在唇枪舌战之中 , 苏轼提高了自己的修为 , 浮躁的心 , 也慢慢安静下来 。
官场起起伏伏 , 本是寻常事 , 仕途不顺时 , 能够静心读书、写字 , 也是另一种收获 。
可是 , 苏轼和佛印不是同路人 , 并不是所有的痛苦 , 都能一并承担 , 难免各奔前程 。
古时候 , 庄子是一个文人 , 惠子是一个官员 , 但是他们不计较身份 , 不仅谈得来 , 还能互相驳斥 。 比方说 , 庄子认为鱼是快乐的 , 惠子却说“子非鱼 , 安知鱼之乐” 。
惠子死后 , 庄子非常痛苦 , 在惠子的坟前说:“你死了 , 谁来和我辩论呢?”
“道不同 , 不相为谋” , 在每一个岔路口 , 我们都不得不和一些人告别 。 遇见是偶然 , 分别 , 是突然 , 也是必然 。
千寻|有些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
本文图片

03
无法交心 , 那就离心 。
交友要交心 , 如果不是 , 那就“身在曹营心在汉” 。
知乎上 , 网友“啾啾”说 , 她的一个闺蜜 , 从小玩到大 。 闺蜜肚子疼的时候 , 她毫不犹豫地赶过去;闺蜜失恋了 , 她会默默地站在身旁 。
啾啾很喜欢汉服 , 但是没有钱买 。 经过一番软磨硬泡 , 啾啾的母亲 , 终于答应了 。 闺蜜知道后 , 说自己在做代购 , 需要从中赚取差价 。
本来 , 赚点差价 , 也无可厚非 。 但是汉服到手了 , 穿过几次 , 才发现是冒牌货 。
好多年的友情 , 被一件汉服打败了 。
现实告诉你 , 总有一些人 , 借着朋友的感情 , 使劲坑人 。 你只是被坑的对象之一 。
借钱不还、卸磨杀驴、拼命争利、背后捣鬼......诸如此类的词语 , 都可以用在朋友身上 。
富人李嘉诚说过:“所有欺骗中 , 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
也就是说 , 当我们坚持信任朋友的时候 , 也许是——高估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 只有等到答案揭晓的那一刻 , 才心痛难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