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觉得有能力做一个有分寸的人( 二 )


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觉得有能力做一个有分寸的人
文章图片
这句话刚说完 , 闺密的脸色瞬间变了 , 她撂下一句:“不拍了!”便怒气冲冲地走掉了 。
其实当时我自己也在反省:我是不是语言上确实有些过激了?可转念一想 , 我们可是十多年的好姐妹啊 , 她居然因为一个交往不足三个月的男人的羽绒服冲我发脾气!我越想越觉得委屈 , 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着 , 中间隔着好远的距离 。
气氛僵持了大半天 , 直到晚上我们两个人的关系才缓和了一些 。 晚上临睡前我们俩躺在床上聊天 , 她缓缓地开口道:“你知道白天的时候 , 我在生什么气吗?”我正想向她道歉 , 她抱住我的胳膊 , 委屈地说:“因为你说我男朋友的眼光不好 。 他眼光怎么就不好了 , 不好能看上我吗?”
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觉得有能力做一个有分寸的人
文章图片
这件事后来究竟是怎么收场的我有些记不清了 , 但吃一堑就得长一智 , 这件事情让我明白:再好的朋友之间 , 也得把握住相处的界限 , 亲密是有限度的 , 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 才是对友情最好的保护 。
生活中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无论对方是你的亲人、爱人还是朋友 , 无论你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无间 , 也依然要记得为彼此留有适当的距离 , 也就是所谓的分寸感 。
对方想说的事情 , 那就聆听 , 别深究;对方不想说的事情 , 那就别问 , 只陪伴 。 分清楚事情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 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 这种不越界并非情感生疏 , 反而可以让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 一如那句话所说:“最好的交往 , 是保持分寸感 。 ”
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觉得有能力做一个有分寸的人
文章图片
不以自己的眼光过度干涉对方的选择 在陌生人面前,我们总是觉得有能力做一个有分寸的人】不要让那句“距离近了 , 美没了”的小品台词演绎成真 , 言语有度、嬉闹适当 , 不强求、不过度、不叨扰 , 这样的距离才刚刚好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