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埃利奥特|这个时候,你靠什么撑过人生的低谷?( 二 )


从前 , 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想找份工作 , 遇上经济大萧条 , 工作很难找 。 怎么办呢?
他去一家公司排队面试 , HR问他:“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
他回答:“你们所有职位中薪水最低的 , 因为我急需一份工作 。 ”
就这样 , 没有任何关系的他进入这家工厂工作 。
上班第一天他就意外受伤了 。
征得上司的同意后 , 当天晚上他留在公司 , 发明了一件工具 , 既可以防止工人受伤 , 又可以将工作效率翻倍 。
尽管拿着最低的薪水 , 但他没有抱怨、没有偷懒 , 而是早早完成工作、多做一点 。
然后他向公司提出申请:“这个岗位不能让我的能力得到提升 , 请给我一个更有挑战的机会吧 。 ”
换了你是老板 , 你会不会提拔这样切切实实为你创造利润的人?你会不会喜欢眼里有活的员工?结果可想而知 。
入职3个月后 , 这位最底层的组装工人 , 一路升职加薪成为部门经理......
他就是后来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
我们普通人不需要像洛克菲勒这样聪明 , 只要愿意多做一点、创造价值 , 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创造机会 。
自驱力就是发自内心想要完成某事的力量 。 拥有自驱力的人 , 懂得化被动为主动 , 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 往往会走得比想象中更远 。
就像《流金岁月》中说的:“无论做什么 , 记得为自己而做 , 那就毫无怨言 。 ”
把眼前能做的小事做好 , 提升工作效率 , 着手解决问题 , 这是你可以胜任更重要职位的最佳证明 。 如果“算了吧 , 就这样行了”成为你的口头禅 , 你不会想要更进一步 。
如果你事事应付 , 日复一日、得过且过 , 就算机会掉下来 , 你也未必能掌控 。
【简·埃利奥特|这个时候,你靠什么撑过人生的低谷?】这个概念很好理解 。 回想小的时候 , 父母会说:“学习是给你自己学 , 不是给我们 。 ”可为什么小朋友听完会无动于衷呢?
内驱力是很重要的 , 无论在任何一个阶段 。
简·埃利奥特|这个时候,你靠什么撑过人生的低谷?
本文图片

03
摆脱「标签」的束缚力
相信我们见惯了诸如此类的标签:
东北人都能喝酒……
四川人都爱吃辣……
零零后就是喜欢……
混的好还不是家里……
读到博士的人都是……
你还没结婚就是……
年纪大了就不要……
所以你看 , 在一个习惯了贴标签的社会中 , 几乎没有人是幸存者 。
简·埃利奥特 , 一位小学老师为了向她三年级的学生解释马丁路德金的死 。
她制定了一个计划 , 目标是让她的学生们清楚地了解种族歧视 , 即“标签实验” 。
她把学生分为两组:棕眼睛的孩子和蓝眼睛的孩子 。 然后宣布:棕眼睛的孩子要比蓝眼睛的孩子优越 。
蓝眼睛的孩子被强制坐在教室的后面;棕眼睛的孩子被告知他们更聪明 , 并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
埃利奥特对班级改变的速度之快感到震惊 。
她说 , 孩子们友谊似乎马上瓦解了 , 棕眼睛的孩子辱骂他们以前的蓝眼睛朋友 。
第二天开始上课的时候 , 埃利奥特走进来 , 宣布她弄错了 。
事实上是棕眼睛的孩子要低等一些 。 命运立刻倒过来 , 蓝眼睛孩子发出欢呼声 。
随后 , 老师给孩子们耐心解释了“标签实验”的用意 。
20年后的研究显示 , 埃利奥特的学生比没有做这个练习的同辈产生更少的歧视行为 。
“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 , 无论是好还是坏 , 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