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星镜头下“摸鱼”遭吐槽,我顿悟一个社交潜规则( 三 )


|男星镜头下“摸鱼”遭吐槽,我顿悟一个社交潜规则
本文图片

除了包揽家务 , 她还会不断给两夫妻灌输自己的金钱观 , 一旦媳妇“大手大脚”花钱 , 就要“教育”一番 。
婆婆看似周全顾家 , 实际上却是操心着自己不该操心的事 , 管着自己不该管的事 , 并没有给年轻夫妻自己的生活空间 , 也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 。
长此以往 , 婆媳相处下来自然矛盾频出 。
知乎上一个答主分享了自己和妈妈、婆婆同住一段时候后的感受 , 并从中找到了破解婆媳矛盾的关键 。
母亲来时 , 一家人关系十分和谐 , 因为母亲始终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在“客人” , 一切都听答主的 。 无论是带孩子的方式 , 还是家务 , 都顺着答主来 。
但是婆婆一来 , 立马就想成为一家之主 , 要大家都听她的 。 言辞之间 , 还总把小两口当成屁事不懂的孩子 , 动不动就教育人教训人 , 矛盾经常一触即发 。
|男星镜头下“摸鱼”遭吐槽,我顿悟一个社交潜规则
本文图片

通过对比 , 她得出了一个结论:婆媳之间想要相处和谐 , 就要遵守在谁家谁做主这个规则 。
03
缺乏边界感的父母 , 爱得越深 , 孩子越受伤
豆瓣上有一个帖子:“你见过或经历过哪些令人窒息的爱?”
一个网友的回答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从小到大 , 都被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包围着 。
小到吃什么 , 用什么 , 穿什么 , 大到交什么朋友 , 上什么学校 , 选什么专业 。 从小就被父母推着走 , 极不情愿又理所当然地长大 。
有时候也想反抗 , 也想逃离 , 可是又不敢想象和父母闹翻的后果 , 所以只能一直麻木地生活着 。 ”
这是很多家庭中 , 孩子和父母的真实状态 。
这些父母看似很“关心”自己的孩子 , 实则却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
因为他们不知道 , 他们的“关心”背后 , 潜藏着的是“侵入与控制” 。
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 , 就能察觉出:
当父母过度关切孩子的学习时 , 本是锦上添花的学习资料就不再是单纯的“关心” , 而变成了焦虑的来源;
当父母习惯用自己的喜好与价值观来评价时 , 本是担心孩子交损友的问候就不再是好奇的“打听” , 而变成了强行的干涉;
当父母用错了沟通方式 , 本是主动了解孩子的话语 , 就不再是闲时的“唠嗑” , 而变成了压力的施加 。
许多中国父母就是这样 , 以“爱”之名 , 不断侵入孩子的边界 , 剥夺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 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
最后 ,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 往往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边界 , 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 或者也成为一个缺乏边界感的人 , 影响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西泽保彦曾说:
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 , 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成立的 。 不管是多么亲密的关系 , 都必须尊重对方的‘个性’ , 这是理所当然的“规矩” 。
所谓“一定距离” , 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边界 , 限制我们不要随意侵入他人的领地 , 同时保护我们自己不被打扰 。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 80%都是因为缺乏“界限感”造成的 。
每个人都需要“把别人当成别人” , 把对方当成一个完全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别人” 。
【|男星镜头下“摸鱼”遭吐槽,我顿悟一个社交潜规则】知道哪些事是自己的 , 哪些事是别人的 ,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 也不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 才能拥有美好、长久又高级的感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