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年轻人还愿意结婚生娃吗?万名大学生这样回答( 二 )


大学生|年轻人还愿意结婚生娃吗?万名大学生这样回答
本文图片

2015年4月2日 , 陕西西安 , 一对80后夫妇抱着宝宝参加硕士毕业典礼 。 (视觉中国/图)
过半女大学生担忧生育风险
在对生育的考虑中 , 情感和价值意义同样重要 。 问卷数据显示 , 当代青年养育子女的首要考虑是子女对自己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 传统观念里的“养儿防老”不再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目标 。
对于尚未迈入婚姻殿堂的大学生群体 , 探究其生育意愿及生育观有意义吗?
李婷的答案是肯定的 。 “我们专门问了两个问题 , 一个叫理想子女数 , 一个是意愿子女数 。 ”前者是问“你理想中想生几个孩子” , 后者则是问“如果最后要生孩子 , 你打算生几个” 。
【大学生|年轻人还愿意结婚生娃吗?万名大学生这样回答】研究者认为 , 这两个数字间的差值 , 代表着大学生对生育阻碍的一种感知 。 而实际结果显示 , 大学生的平均理想子女数是1.85个 , 与其他调查中育龄期家庭的平均理想子女数结果相近 , 即1.8至1.9左右 。 而平均意愿子女数下降到了1.36个 。
“它还是有非常大的gap(差距) , 这个gap在于什么?就是未实现的生育意愿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育的阻碍 。 ”李婷说 , “我觉得政策的发力点就是可以尽量地去弥补中间的这种gap 。 ”
“还有一个很好玩的现象 。 ”课题组发现所有大学生的理想女儿数都超过了理想儿子数 , 李婷讲道 , “我们长期在研究中国的一个文化 , 就是在讲生儿子偏好 。 但是这一代大学生有强烈的女儿偏好 , 包括农村的 , 包括家庭背景不算特别好的 。 ”
对于生育的阻力 , 女性的感知比男性要强烈 。
男大学生感知的最大阻力在于结婚成本 , “可以理解为男生(觉得)需要买房或者支付彩礼才能结婚” 。 而超过50%的女大学生对“生育风险”有一定的担忧 , 这个比例超过了研究者的想象 。
育儿津贴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研究者还试图探究 , 什么样的政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结婚、生育意愿 。 结果显示 , 不同背景的群体有差异化的政策需求 。 大学生赞同率最高的是以下5条:降低买房成本、生育成本、医疗成本、托育成本与减少就业歧视 。
王东晖的生育情境实验同样显示 , 大学生们认为家庭经济水平、育儿支持、托育服务、住房补贴措施 , 均可促进生育 。
“但是我们也发现坏消息 , 育儿津贴对生育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 对男女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 ”王东晖说 , 情境设定中包含每孩每年500元、1000元、2000元或5000元的育儿津贴 , “我们的初步解读是 , 可能(我们设计的)育儿津贴数额较低 , 没有达到当代大学生对于生育成本弥补的期望 。 ”他希望 , 这一结论能对未来政策制定过程中 , 0~3岁的育儿津贴有一些启发 。
问卷结果同样体现出这一点:赞同经济刺激能促进生育的人较少 , 只有5%至6% 。 李婷解释 , “也就是说光用生一个孩子奖多少钱(的方式) , 其实大学生没有那么在乎 。 ”
“基本上就是降成本 , 保障女性就业 。 ”李婷指出 , 总体而言 , 婚育成本及家庭工作平衡是影响大学生们走入婚姻殿堂的突出考量 。
这两项需求同样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 “男性强烈需求降成本 , 因为男性可能就是家庭很多成本的直接承担者;但女性强烈要求工作支持 , 女性对自我发展的需求其实超过了她对降成本的一种渴求 。 ”李婷分析 。
“我查了一下数据 , 我们现在在校的大学生 , 大本、大专、研究生和博士生都是女性多于男性 。 即便是这样 , 女性依旧是家务劳动、培养孩子以及照顾老人的主力军 。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在会上指出 , “这种公领域和私领域的背道而驰 , 可能使我们女性感受到的压力更加大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