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 频频主动瘦身,蚂蚁想去哪里?

腾讯 频频主动瘦身,蚂蚁想去哪里?

文章图片



瘦身的不只蚂蚁 。
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
据近日多家媒体报道 , 蚂蚁集团已退出对中国邮储银行的投资 。 而据不完全统计 , 这已经是蚂蚁年内第三次主动收缩投资 , 此前其已分别减持了众安保险、全面退出了对36氪的投资 。
【腾讯 频频主动瘦身,蚂蚁想去哪里?】连续收缩的投资动作 , 正强烈向外释放这样一个信号:蚂蚁的当务之急不是继续扩大投资版图 。
01收缩投资 , 聚焦主业投资圈知情人士透露 , 蚂蚁集团在今年4月初完成了交易 , 退出了对中国邮储银行的投资 。
而如前所述 , 这是进入2022年以来蚂蚁的第三次主动减持 。
据港交所数据 , 今年1月 , 蚂蚁减持了众安保险 , 持股比例从13.54%下降至10.37% 。 蚂蚁回应称 , 此为正常投资决策 , 双方战略合作关系不变 , 一如既往看好众安的长期发展 。
2个月后 , 蚂蚁旗下投资主体API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供的备案文件显示 , 蚂蚁出售了其全部持有的36氪公司股份 , 彻底退出了其股东序列 。 去年10月 , 蚂蚁还出清了其所持有的财新传媒股份 。
同时下降的 , 还有蚂蚁的投资次数及金额 。 IT桔子数据显示 , 2021年蚂蚁只参与了20起投资事件 , 这与其最高峰期的2018年相比减少了69.2% , 总投资金额仅是2018年的23.1% 。
业内有观点认为 , 蚂蚁频频减持的背后 , 是其响应监管要求 , 主动收缩 , 更关注主业发展 。 这个判断大体无差 。 能够看到 , 与保守谨慎的投资节奏相比 , 蚂蚁的确在聚焦主业 , 稳健推进整改上的行动更为高频 。
时间回溯到2020年底 。 彼时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发言表示 , 蚂蚁接下去要大力完善公司治理 , 守住金融科技风险底线 , 聚焦小微服务实体经济 , 加大科技创新承担更大责任 。
随后一年 , 蚂蚁平均两周就有一个新动作 , 围绕风险纠偏强化合规 , 正视平台责任强化消费者保护 , 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 , 将“花呗”“借呗”全部纳入到了消费金融公司 , 启动了与银联云闪付的互联互通 , 升级了对小微商户的降费细则等 。
今年3月 ,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一次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对蚂蚁集团等1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涉及金融业务的整改总体进展顺利 , 尽管过程中存在困难 , 但有充分信心做好整改 。
如此看来 , 收起投资的手对蚂蚁而言 , 不无意义 。
02互联网投资范式转型瘦身投资的显然不只蚂蚁 。
近年互联网公司投资风格正在发生变化 。

以腾讯为例 。 去年底 , 腾讯清仓式派发了千亿港元京东股票 , 其所持京东股份从17%大幅降至2.3% , 腾讯控股总裁刘炽平卸任京东董事 。 在蚂蚁退出邮储银行投资的同时 , 腾讯也在降低持有 。 据邮储银行2021年半年报 , 截至2021年6月30日 , 腾讯仍持有邮储银行0.14%的股份 , 位列前十大股东 。 但其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腾讯已退出前十大股东序列 , 目前持股情况未对外公开 。
今年初 , 字节跳动整体裁撤投资业务引发业界关注 。 相关负责人称 , 公司年初对业务进行了盘点和分析 , 决定加强业务聚焦 , 减小协同性低的投资 , 将战略投资部员工分散到各个业务条线中 , 加强战略研究职能与业务的配合 。
有分析人士认为 , 伴随着互联互通的大势所趋 , 互联网科技公司必须逼着自己在更合规、更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去创新 。 围绕自身相关业务进行投资以构筑护城河的固有路径 , 目前看已经失效 , 转而关注硬科技、智能制造等或许才能带来新的增长点 。 如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