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灾难 , 日常的琐碎烦恼更加难以躲避 。
▌儿女不是因为是儿女 , 而是因为爱怜和抚养才成为亲人 。
▌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 , 因为他们太年轻 , 到了八十岁 , 他们还是没能结婚 , 因为他们太老 。
▌谁也别妄图当生活的老师 。
▌只有没有原则的人 , 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
▌“请用一枝玫瑰纪念我 。 ”
当通往理想的道路被否定后 , 我们开始怀疑我们的祖先是否有过理想和激情 。 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内 , 你的理想是幼稚可笑的 , 只要人活着 , 你的理想有什么用?而你觉得如果没有期待 , 不幻想未来 , 活着还有什么用?
本文图片
双方永远无法达成协议 。 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 , 接受不了你的奇思妙想 , 要求你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大学毕业后 , 找到工作 , 结婚生子 , 抚养孩子 , 看着他结婚或嫁人 , 抱孙子 , 这样你的使命就结束了 , 你就可以安息了 。 找什么工作无所谓 , 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就行;你和谁结婚并不重要 。 你要心态端正 , 没有不良嗜好 。 当然你要有生育能力 。 “你想做什么”是琐碎的 , “你应该做什么”才是正统的 。
孤独的人是痛苦的 , 孤独一直都在 。 小说《百年孤独》通过马尔克斯的写作风格表现了对孤独命运的抗争 , 同时又充满了对摆脱孤独的渴望 , 在一个不孤独的理想世界里寻求和探索自由 。
本文图片
马尔克斯描述了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小镇Magondeau的Boondia家族从繁荣到衰落直至最终灭亡的历史 。 他通过这样的描述 , 为整个拉美人民指明了一条清晰的道路 , 告诉他们如何摆脱落后的现状 , 让大家共同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
这部小说的灵感很多 , 在当时对整个拉美的影响是巨大的 。 《百年孤独》运用魔幻色彩和现实主义手法 , 将小说中的孤独和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 。
这部作品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惊心动魄的神秘和扑朔迷离的诡异 , 还有人物内心深处的灵魂 , 即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精神状态 , 以及他们对孤独的呈现 。
本文图片
对于马尔克斯这本《百年孤独》的解读 , 不会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 就如茨威格说 , 人心 , 是神秘又复杂的幽暗世界 。 何况百年孤独不仅仅是写一个人的孤独 , 而是写整个人类的孤独 , 读完这本《百年孤独》 , 给我们感受最深的莫过于那些荒诞的往复 , 还有最终的虚无 。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书 , 它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 , 故事的发展更令人费解 。 它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 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 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
这样一本名著 , 家长看 , 孩子也能看 。 正如很多网友说的那句话 , 如果这一辈子只能读一本书 , 那我选《百年孤独》 。
【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一个人能为爱等待多久?】想要亲身领会孤独的真实 , 不妨看看《百年孤独》 。 《霍乱时期的爱情》也在其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当一个人 不想努力的人,大概还没有看过努力成功后的样子
- 网上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人到中年 人到中年后,打折的生活,只会毁了一个人
- 幸福,是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得到满足
- 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 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绝对是孤独的,反之就是孤独
- ★不知从何时开始 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 什么是一个人深到骨子里的成熟?大概是自我接纳 不抱怨的世界,不抱怨的自己
- 加西亚·马尔克斯|真的很喜欢,一个人独处
- |探索人生的终极意义: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处在真实与虚幻之间
- 图片来源网络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一个人,越懂得自律,越成功
- 《围炉夜话》中说:“守身必谨严 一个人,学会少说话,多做有益身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