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考公热席卷我国年轻一代,北大博士去街道当城管,网友:我不接受( 二 )


大部分人也会认为 , 都已经是博士了 , 找工作肯定不难 , 最起码也得是个大学老师云云……但是人们忽视了学历本身的复杂性:除了学历 , 还有专业 。
北京大学|考公热席卷我国年轻一代,北大博士去街道当城管,网友:我不接受
本文图片

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完全不同 , 某些热门行业 , 即便是本科学历都可以有不错的就业形势;但是某些比较冷门的专业 , 即便是博士 , 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
相关统计现实 , 计算机、物理等专业就业率往往高达八成左右 , 哲学、人类学等专业就业率则十分惨淡 。 所以对于那些由于专业而导致就业不易的学生而言 , 选择基层事业单位其实是很好的出路 。
其次就是人们的固有观念 。 正如前文所说 , 很多人总是会认为学历与职业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 而基层事业单位在许多人看来 , 都属于是一种“不需要太高学历”的职业 , 所以在这部分人心中 , 他们即便是没有太高的学历 , 似乎也能从事相关行业 , 于是就会出现一种“代入感” , 替这些博士学历的人感到“可惜” 。
这其实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 , 学历与职业之间并无绝对联系 , 工作只有是否合适 , 没有是否匹配 。
北京大学|考公热席卷我国年轻一代,北大博士去街道当城管,网友:我不接受
本文图片

总而言之 , 这些到基层工作的博士生其实也是做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 , 作为网友 , 没有必要替他们感到惋惜;稳定的职业更不能算是“浪费资源”了 , 这些岗位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
“考公热”之下求职者该何去何从?
随着“新冠”疫情反复 , 许多人在求职时为了避开这种激烈的竞争 , 寻求一种在不稳定环境中的相对稳定 , 都将眼光放在了口碑出众、行业体面、“旱涝保收”的公务员体系 , “考公热”也是一个最近兴起的社会现象 。
比如2022年的“国考” , 通过自制审查的考生人数多达212.3万 , 但是招录人数总共却只有3.12万人 , 竞争压力十分明显 。
那么对于想要在此时求职的人而言 , 是否应该参与到“考公”大军当中去呢?假如不这样做 , 又有什么样的选择呢?
北京大学|考公热席卷我国年轻一代,北大博士去街道当城管,网友:我不接受
本文图片

其实 , 对于想要求职的人而言 , 他们的情况无非就是几种:刚刚毕业的学生;想要转行的职场人;处于迷茫之中的求职者 。
无论是哪一种 , 首先要明确一点 , 就是自己的相关能力、经历以及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考公的条件 , 假如自己的备考情况并不乐观 , 那么难度就比较大了 。
其次 , 在确认自己有一定知识储备、能够在某段时间当中专心准备之后 , 就应该专心挑选自己适合的岗位 , 因为公考的岗位要求比较严 。
最终 , 就是付出努力去准备 , 而不是在号称自己“备考”的同时消磨时光 , 逃避工作 。
北京大学|考公热席卷我国年轻一代,北大博士去街道当城管,网友:我不接受
本文图片

总而言之 , “考公热”是当下的一种必然 , 因为这些岗位确实十分稳定 , 值得人们去努力 。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应该去考公 , 因为还有许多行业和岗位在虚位以待 。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