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近日重读《红楼梦》第五回 多少金簪雪里埋( 二 )
文章图片
专栏作家连岳说这就是中国男人的常态 。 很多男人 , 可能在众人面前大谈国家与社会 , 回到家里却并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妻子 。 他们习惯于将感情归为“低端的、专属女性的、不是男人该关注”的范畴 。 连岳说 , 中国男人喜欢假借“做大事”为由 , 理直气壮地忽略与伴侣的沟通 。 这种普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 正是中国男性有意识或者潜意识地“贬低了爱的地位” 。 或许是父辈的榜样作用(他们的婚姻 , 就是各种原因凑合一辈子 , 当试图从父辈身上学习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时 , 看到的更多是麻木、枯燥和“貌合神离”) , 或许是的确把精力应付于现实压力 , 或许根本就是天生的惰性 , 中国男人在情感领域的进化 , 相比中国女人而言 , 显得尤其迟钝又缓慢 , 无比的粗放粗糙 。
当然 , 任何关系都是彼此促成的 , 雪埋婚姻也不能只怪男人 。 记得我在上研究生的时候 , 有一位漂亮学姐 , 据说嫁了一个深圳富豪老公 , 成天穿金戴银、花枝招展的 , 各种血拼 , 各种出国度假 , 羡煞了一众姐妹 。 但是 , 似乎在她身边从未见有人陪伴 。 记得有一次 , 我曾小心翼翼地问起这个问题 , 学姐立刻一脸正色对我耳提面命:“不管怎么样 , 只要他还拿钱回家 , 就还有存在价值 , 否则赶紧给我滚得远远的 。 ”我才知道 , 在这个世界上 , 之所以会有“金簪雪里埋”的婚姻 , 在于“一个愿打 , 一个愿挨” , 别人还能说什么 , 自有甘愿被活埋在婚姻中的人 , 她们有自己的心理平衡之道 。 或者 , 本身就是虚无的人 , 生性淡薄 , 极度没有安全感 , 并没有自给自足的灵魂 , 不愿失去后盾和依靠 , 哪怕被埋进这半死不活的婚姻 , 也要假装恩爱生活 。 反正对于一个现代女性来说 , 世界还很大 , 在家这个太多等待、错过与冲撞发生的地方 , 终于最后选择了最省力的生活方式——“不管怎么样 , 只要他还拿钱回家 , 就还有存在价值” 。 于是 , 被放大的个性、无节制的自由以及不知足的欲求会让一个家变成两段各自忙碌的人生的微小交叉点 。 久而久之 , 当交叉点失去引力 , 两个人在自己的轨道上越走越远 , 再难相遇 。
文章图片
从学姐身上 , 我明白了为什么《红楼梦》中 , 冷是宝钗性格的基本特征 。 她的冷是她内心深处对人对事的极端的冷漠 。 也正是有了这种冷漠 , 她处理事情才会如此冷静 , 理智 , 绝不感情用事 。 宝钗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 从不去考虑那些悲天悯人的事情 , 只关注现实发生的极需解决的事 。 也许她们都可以在雪埋婚姻中 , 在自觉受伤的时候 , 在感到巨大痛苦的时候 , 轻轻地提醒自己:我不在意 , 反正我又没有那么爱他 。 也许这样支撑着她们度过了许多艰难时刻 。 但感情事往往是 , 付出真心 , 才会得到真心 , 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 , 就能保护自己 , 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
年轻女孩子都明媚得花朵似的 , 结婚之后 , 就各有各的样子了 。 逼出来的泼妇 , 冷出来的怨妇 , 磨出来的俗妇 , 暖出来的开心主妇 。 是什么让中国女性在婚姻里备受剥削却仍然万分恐惧离婚?是什么让中国女性中年之后性情大变变成凄惨怨妇以死相挟?也许是集体无意识 , 也许是中式潜规则 , 也许许多女子的婚姻完全不是出于爱 , 而是因为需要婚姻 。 眼前正好有那么一个人 , 于是结婚了 , 然后开始无止尽的怨尤 , 和绝望 。 得不到回应的绝望 。 女性较之男性 , 似乎总是更难摆脱情感之苦 。 情感能把女人折磨得躁郁无比 , 虐心虐肺每天如在深渊 。 如薜宝钗或我那位学姐那样 , 天生性情淡薄 , 又是精致的功利主义者 , 所以居于深雪之洞 , 还能相对安然度过 , 至于道行没有那么深的 , 则是天天凄楚的、哀怨的、愤怒的、渴求的、求不得的、暗里焚情的、寂寞难耐的 , 在情感困扰中 , 财富、地位、学识统统不足以使女性豁免于情感上的弱势 。 也不明白中国丈夫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 还是假装没看见以回避问题?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时光似酒,醉了谁?
- 作者:黎荔一种颜色 千年前的橘子新熟
- 作者:黎荔一方水土一方味 滴珠的豆浆
- 作者:黎荔五一长假 你在何处惊艳?
- 方一诺|《亲爱的小孩》结局:才明白,方一诺自始至终都没放下过前夫肖路
- 程锐|他说,不如重头来过
- 作者:黎荔有人问我 在纵笔文字中突围
- 作者:黎荔夏日酷暑难耐 蛙跃古池内
- 作者:黎荔2017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的前半生》 请认真思考,我们的前半生
- 作者:洞见Allergy眼内有尘三界窄 人只有丢掉一些东西,生活才能轻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