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这几天在读杜拉斯 中国是我的漩涡

作者:黎荔
作者:黎荔这几天在读杜拉斯 中国是我的漩涡
文章图片
这几天在读杜拉斯 , 发现在杜拉斯的定义中 , 爱就是漩涡 , 投身爱就是要把时速、狂风和浪尖造出来 。 在杜拉斯作品中 , 每次发生的爱 , 都是为了冲上浪尖——从读第一行起 , 你就能嗅出那一股酝酿爱的气味 , 如热带风暴过境 , 如焰火爆发在夜空 , 令人屏息的紧张与强烈 , 一种汹涌的气息扑面而来 , 甚至让人的身心会产生一种轻微的不适感 , 因为用力过度、太具爆发力 。 她邀你随她的身体和灵魂一起去冲浪 , 一程程颠簸 , 一程程焦虑、思念和害怕 , 一次次攻占和沦陷 , 一次次胜利和投降 。 爱的日子如同一个漩涡 , 而别的日子像开阔的水域 , 围绕着那漩涡流动 , 被那漩涡吞没 。 我们的一生可能会经历不同的大小漩涡 , 也有可能一生只裂出了一个漩涡 , 成为我们的漏洞、我们的软肋 , 我们的致命要害 , 即使后来一切都过去了 , 但仍有一片持续而低沉的悲伤 , 在生命底下延伸 , 像静水流深 , 像暗流吞吐 。
记得前几天 , 有人对我说 ,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的感觉吗?我说不知道 , 他说是那种坠楼的感觉 。 “为什么要坠楼 , 那多危险呀!”那时我们在一个熙熙攘攘的会场 , 大会中间的茶歇时间 , 举着缤纷饮料杯凭栏而望 , 底下是细小的行人和车辆 。 他回答说:“因为身不由己 , 眼睁睁看着自己坠落 , 完全无能为力 , 直至最后被大地强力捕获” 。 我想 , 这种坠楼的感觉 , 也是进入漩涡的感觉吧!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 , 根本没有退回去的可能 。
作者:黎荔这几天在读杜拉斯 中国是我的漩涡
文章图片
那种进入漩涡的感觉 , 其实不仅仅是爱情 。 记得当年我只身去闯荡北京的时候 , 我经常问自己 , 我离这个城市到底有多远 。 三年以后 , 我的结论仍然是 , 太远 。 因为当你置身于这个城市 , 你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 那么轻易的就被淹没 。 北京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 一个向外辐射、没有边界的地方 , 人们把粮食、蔬菜、水果、大地上的一切美好出产之物 , 都极其主动地输送给了这个巨型城市 , 人们进入这个巨大的漩涡后再也无法离开 , 人们在这里交出了他生命蕴含的一切 。 什么是一个城市的漩涡感?就是吸引力太强而产生的巨大波浪 , 这个波浪速度之快 , 会形成强烈的涡流 , 只要你被它吸引了 , 顷刻间就会被它吞噬 , 乖乖地成为它的“战利品” 。 但是 , 最终我走出了北京的漩涡 , 因为我来到了一个最大的漩涡——西安 , 那惊心动魄的暗流与波浪 , 都在它3000年的地下奔腾着 。
作者:黎荔这几天在读杜拉斯 中国是我的漩涡
文章图片
往更大的空间来说 , 中国于我而言 , 也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 中国是一个有着强大的向心力的漩涡 , 这个漩涡不断把周边各个地方、各个文化卷到一起 , 形成一个极其丰富的、巨大的时空的存在 。 漩涡的特点就是一旦卷进来就无法脱身 , 它是一个向心的运动 , 因此中国文化具有不可思议的同化力 。 漩涡当然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杂多丰富与动荡争锋 , 这个过程也有可能万端丛生 , 无所适从 。 尤其1940年鸦片战争以来 , 中国文化思想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激进变化的历程 , 时至今日 , 身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三种文化形态挤压下的中国 , 一次次波澜壮阔的运动过后 , 仍旧在激烈的漩涡中左冲右突 , 选择什么作为突围的利器?一个刻不容缓的巨大难题正在等待答案 。 回望170年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 真是令人讶异的景象 , 真是一段纷扰尘世 。 太多的事变、太多的变迁、太多的动荡 , 东西方文明冲突的漩涡巨浪澎湃了整个时空 。 在破与立的辗转反侧中 , 多少人耗尽了一生的心血 , 都未能正视自己身处的现实 。 冲突的余波至今未灭 , 至今仍在困扰着多少人 。 一个国家(民族)漫长的转折期 , 不是一两百年就能渡过去的 。 在破未全破、立未能立的思想境况里 , 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需要经历漩涡的煎熬 , 通过无数艰难的身心融合 , 以漫长的光阴 , 吸纳全人类的思想成果 , 并最终内化为现代中国人的自主思想 , 才能实现一个现代国家的成长发育 , 最终千辛万苦琢磨出一颗珠圆玉润的文明之珠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