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家庭生命历程轨迹中生命历程状态的年龄分布
本文图片
多通道序列分析分别确定了教育和就业、家庭生命历程领域的四种成年轨迹模式(图3和图4) 。 我们根据状态的平均持续时间和分布命名不同的类别 。 教育和就业轨迹的四个类别包括:(1)低教育和农业就业 , 特点是成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 进入农业工作较早(主要在16岁);这一类别在样本中占比最大(49.37%) , 代表着向成年过渡的传统模式 。 (2)长期学习与农业就业 , 在不同年龄阶段 , 农业就业在样本中占主导地位 , 类别成员从事农业工作 , 但受教育机会较多 , 这一类别占样本的18.83% 。 (3)长期学习和稳定就业 , 成员受教育程度较高 , 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晚 , 大部分成员受过较高的教育 , 在城市从事稳定非农就业;这一类别占样本的26.76% , 代表了向成年过渡的生活事件延迟 , 表现为在学校的时间更长 , 离开父母家庭的延迟 , 是现代中国青年向成年过渡的新模式 。 (4)未就业 。 这一类别以失业状态为主 , 占样本的5.03% , 并且该类别中的大多数成员在向成年过渡期间可能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 。
图3:不同教育-就业轨迹类别的状态分布
本文图片
四组家庭生命历程轨迹类别:(1)已婚大家庭 , 该类别中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的已婚个体占比最大 , 其特点是早婚、早育、多孩、大家庭;此类别是最传统的聚类 , 占样本的28.20% 。 (2)已婚两孩 , 这一类别也以早婚早育为特征 , 但家庭规模开始缩小 , 该类别占样本的20.56%(3)已婚少子 , 其特点是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 , 占样本的18.57% 。 (4)长期保持单身 , 以30岁以上无子女的单身人群为主 , 这一类别的特点是晚婚晚育 , 延迟向成年过渡 , 占样本的32.67% 。 前三个轨迹类别以结婚生子结束成年期 , 都涉及早婚 , 只是孩子的数量不同 。 但第四个轨迹类别在30岁时具有不同的样态 , 这代表向成年过渡的新模式 , 表现为成家的延迟 。
图4:不同家庭生命历程轨迹类别的状态分布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5. 结论与讨论
自1960年代后期以来 , 西方学者确定了通往成年的新模式(Furstenberg 2010;Rindfuss 等. 2010) , 但只有少数研究从整体角度审视中国青年向成年过渡的变化 。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数据 , 从教育、婚姻、生育、就业等方面构建受访者的成年轨迹 , 以分析中国青年成年途径的模式和趋势 。 首先 , 我们使用序列分析识别了成年轨迹的四个类别 。 在教育和就业轨迹上 , 近一半的人属于传统的低教育和农业就业类别 , 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属于长期学习和稳定就业类别 。 在家庭生活历程中 , 半数以上的个体属于传统有序的已婚大家庭和已婚二孩的类型 , 大约三分之一的个体属于长期保持单身的类别 。 长期学习和稳定就业、长期保持单身类别代表了向成年期过渡的最新变化 , 其特点是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成年期结婚事件发生时机的延迟 。 这一结果还表明 , 在西方国家观察到的通往成年的新途径(Billari 和 Liefbroer , 2010;Ferrari 和 Pailhé , 2017)在中国也得到了证实 。 其次 , 中国青年的向成年过渡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 。 男性和城市居民更有可能具有教育程度高、工作稳定、过渡较晚的特点 , 而女性和农村居民往往具有教育程度低、从事农业工作、过渡较早的特点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不是像祥林嫂般絮叨而又悲惨的女性 女人的“恋爱脑”,你知道多少?
- 微弱的光亮照进房间里 朋友,就是能看出你的违心话,也能心疼和体谅你的无奈和委屈
- 婚姻|越是人到中年,越是要离老公远一点,这是婚姻里的智慧
- 世间很多事情大多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亲爱的你,请不要着急,只要努力,不负岁月
- 世间很多事情大多是难以一蹴而就的 像花一样,不声张,待灿烂
- 我们一路风霜走来 陪伴,才是青春最美,最动人的告白
- 成熟不是看懂事情 越把别人当回事,别人越轻视你
- 情绪|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迹象:就是稳!
- |小骨看家庭对年轻人的帮助
- 给生活加块方糖吧~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五月,是一个充满可能的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