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影响人类心理20年?专家这么说……( 二 )


本文图片

资料图:市民戴着口罩在一家健身房内健身 。 中新社采访人员 王磊 摄
居家期间如何自我调节?
杨艳杰表示 , 避免出现应激反应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 要调整认知、保持适当运动、作息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 。
要识别自动思维 , 慎重归因 , 带着过度悲观的情绪去大量阅读负面报道 , 容易陷入不合理认知与恐慌情绪之中 。 既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 , 同时更要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 , 不信谣、不传谣 , 坚定信心 。
当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易怒 , 入睡困难时 , 可通过练习“448呼吸法”(吸气4秒 , 屏住呼吸4秒 , 最后呼气8秒)、“正念冥想”放松训练等身心调节方法 , 转移注意力 , 关注当下 , 调节焦虑、紧张、恐慌情绪 。
此外 , 专家提醒 , 要时常通过电话聊天、写日记、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联系 , 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 , 必要时可以通过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进行调节 。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可以适当外出散步 , 呼吸新鲜空气 。 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 不出门也可以在家做瑜伽、力量训练等运动 , 改善情绪 , 提高自身免疫力 。
“运动真的是会让人放松一些的 , ”苗苗也表示 , “最近跟着刘畊宏跳操 , 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心烦了 。 ”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编:秦黛新
校对:黄琛茜(实习生)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