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始收集化妆品"毁容"报告 美白产品问题最多( 二 )


 
专家介绍 , 化妆品不良反应包括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6类 。其中 , 最常见的是化妆品接触性皮炎 , 多数情况下是过敏引起的 。
 
化妆品中常见的过敏源有香料、防腐剂等 。有调查数据显示 , 香料是引起化妆品过敏的最常见的成分 , 湿疹患者发生化妆品过敏反应时 , 30%~45%均为化妆品香料所致 。出于保密原则 , 厂家通常不会公开所用的香料成分 , 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之前 , 无法知道自己是否会对该化妆品采用的香料过敏 。
 
 
治理:抓住可疑信号开展抽检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处副处长董静介绍 , 化妆品已从基本的护肤、润肤 , 向更强的功能性方向发展 , 包括美白、抗衰老甚至微整形 , 新的工艺和成分层出不穷 , 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在增加 。
 
有统计数据显示 , 仅我国就有5000多种化妆品 , 每年销售总额达上千亿元 。但是每年报告的化妆品不良反应仅有1000余例 , 没有反映出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真实发生水平 。因此 , 近几年 , 国家开始重视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问题 , 借鉴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的经验 , 将化妆品纳入监测范围 。
 
目前 , 全区共确定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院77家 。其中 , 南宁市的监测哨点医院定为自治区皮肤病医院 。药监部门通过对报告的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 , 随时调整监管方向 , 例如在一段时间内 , 病例集中在某个品牌、批号 , 就是可疑信号 , 监管部门将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检 。
 
【广西开始收集化妆品"毁容"报告 美白产品问题最多】董静说 , 如果出现报告病例聚集的情况 , 就算抽检合格 , 产品也可能存在配方不合理的情况 , 药监部门还会组织专家对产品的配方工艺进行安全性评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