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本文图片

文/木夏
图/来源网络 , 与文无关 , 侵删
-
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人与人之间最好的关系是什么样?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大概就是 , 每一次见面 , 都有一种回到主场的感觉 。
回到主场就意味着 , 不见面时 , 彼此挂念;见面时 , 即便安静坐着 , 也不会拘束 , 更不会冷场 。
年少时总觉得亲密无间的感情令人羡慕 , 却不知真正持久的关系 , 并不需要费尽心思刻意维系 。
中年以后越来越懂得 , 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关系 , 莫过于不刻意找话说 , 也不需要担心冷场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本文图片

适当疏离 , 彼此舒服
蔡康永曾说过:“过于热情并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 , 因此我鼓励大家要做个冷淡的人 。 ”
过分的热情 , 对别人而言是一种负担;
适当的冷淡 , 才是社交关系的最佳状态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本文图片

小说《云边有个小卖部》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
刘十三是一个特别害怕冷场的人 , 在外人面前 , 他总是喋喋不休 , 寻找各种话题活跃气氛 ,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
一次 , 他和几个好朋友外出野餐 , 他们围坐在火炉旁 , 一言不发 , 彼此的神情松弛而悠闲 , 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尴尬 。
这时他才醒悟: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不需要一直热热闹闹 , 也可以冷淡一些 。 可以不说话 , 也可以随时说话 。
其实 , 真正的朋友不需要每日互问冷暖 , 也不需要频繁地侃侃而谈 。
真正的朋友 , 是当你们面对面时 , 依然能亲切如故 , 相处舒心自在 。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淬火效应 。
意思是指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 , 经过冷却处理 , 工件的性能更佳、更稳定 。
就如同成年人之间的相处 , 需要相互取暖 , 更需要适当地冷却 。
纪录片《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以自己在南方小城的父母为主角 , 娓娓道来他们的日常生活 。
他的父母时常一起散步 , 一同种花养草 , 但大多数时候 , 两个人各自做喜欢的事 , 互不打扰 。
母亲若在房间里裁剪衣服 , 父亲就拿起相机拍摄 , 就这样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 但感情依旧恩爱如初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本文图片

适度的冷淡 , 是尊重对方 , 也是对彼此的保护 。
过于浓烈的感情 , 不但会灼伤自己 , 还会让对方逃离 。
淡而不腻 , 才能保持长久的热情 。
不管友情还是爱情 , 能让彼此舒服的关系 , 都是带着一丝冷淡的 。
|人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三种境界
本文图片

保持距离 , 关系稳定
作家毕淑敏说过:“亲近地保持距离 , 或许才是最恰当的交际方式 。 ”
距离产生美感 , 对距离的精准把握 , 才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秘诀 。
作家莫言和余华曾是同住数年的室友 , 私下交情很深 。
不久前 , 为支持好友 , 余华特地从外地赶来参加新版《生死疲劳》的线上发布会 。
余华在现场回忆起他们多年同窗生涯 , 提到两人曾同住狭窄的小屋 , 亲密到同穿一件衣服 , 共用一支牙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