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哲学家说 , 语言是存在的家 。 我们借用一下 , 语言用来表达内心焦虑或者定力程度 , 是内心稳定的家 。
内心稳定者话语适当 , 少而精炼或多而丰富 , 都能好 。 不稳定定者话语会极端化 , 或者话多啰嗦 , 劳神不说 , 还惹人厌烦 , 又或者无话可说 , 担心冷场没话找话 , 这些都是投射内心焦虑指数较高 。
举些例子 。
1、体会不说 。
比如在酒桌上说话 , 能言善谈者 , 话多有趣 , 对于不会说话者 , 说吧 , 贫乏无趣 , 不说吧 , 感觉尴尬 , 如果试图找话说 , 常常要么自负的表达 , 要么未必得体 。
如果不是主持者 , 坐在其他任何位置 , 除了必要应酬话语 , 试着不说如何 , 看看会如何 。
既然说不好又很想多说 , 心理学解释就是这个人太焦虑了 , 担心会冷场 , 又担心被忽视 。
其实做一个行为实验会得知 , 这实在多虑了 , 主持人会负起责任不让冷场 , 而是否被重视不在于说不说而在于真实水平和所处位置 。
看网上有关林彪故事很有趣 , 林彪生性孤僻不爱说话 , 当年在黄埔军校时 , 就非常腼腆不引人注目 , 后来参加东征战役回来 , 在分享战斗体会时 , 他没有像其他人洋洋洒洒夸夸其谈 , 而是背对大家在黑板上画出了关键战斗地形图 , 这种行为语言立即征服了大家 。
自己没有水平也无妨 , 真正水平厉害的又有几人呢 , 只要自己不尴尬 , 尴尬的就是别人 , 谁叫咱就是这样的人呢?
2、觉察少说 。
酒桌上无话可说者 , 换个场合比如汇报或者分享事情 , 常常又事无巨细 , 无话不说 , 太过啰嗦 。
同样一个人 , 既可以没话说 , 又会滔滔不绝说 , 通俗地说 , 该说的时候不说 , 不该说的时候乱说 , 这就是辩证思维例子 , 手心手背一体两面 。
应对方式就是大家常说的言简意赅 , 可操作方式就是“直接说结果” , 不说过程 , 不说细节 , 不说辛苦 , 说完结果静待反馈 , 体验冷场感受 。
如果有人想继续了解细节 , 那还是尽可能少说 , 本着“三句话不离本行”原则 , 回应不超过三句话 , 试试会如何 。
3、尽可能多说轻松的话 。
无论不说还是少说 , 都是形式而已 , 原因在于多说是以自己为中心 , 是宣泄自己焦虑 , 顾及不到对方需要 , 而不说少说就是努力以别人需要为中心来说话 。
但是有一个情况可以多说 , 那就说轻松的话 , 因为没有人不喜欢轻松 , 比如幽默故事 , 有趣故事 , 调侃故事 , 只要不是严肃场合 , 能说多少说多少 。
家庭中分享轻松话语最常见 , 比如有练习瑜伽者 , 某次没有穿瑜伽裤 , 习惯性脱掉外衣毫无觉察 , 引来众人大笑 。
假期打电话问老娘 , 过去给捎点香瓜吃如何 , 回答不吃香的 , 吃不出味道 , 跟进说那就吃烂瓜呗 , 不吃香的吃烂的 。
【|极端说话之对策:觉察以别人需要为中心,努力不说、少说、轻松说】说话这事儿 , 真的是难的不会会的不难 , 先接受再改变 , 接受各自特质类型 , 应对方式就是觉察别人需要 , 少些自我中心 , 努力不说、少说、轻松点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新婚|再婚老人新婚之夜,大爷提一奇葩要求,大妈:死都不会答应,离婚
- 文|风停夜泊原创·抄袭必究喜欢是乍见之欢 男人对待感情,喜欢时会主动靠近,但这不代表他们认定了谁
-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很多悲剧 人之所以走不通,与其去碰个头破血流,不如及时拐弯
- 爱的表达有多种形式。|男女之间最暧昧的问题是什么
- 生活中我们所受的伤并不是来自陌生人 面善心黑之人总是笑里藏刀,况且蒙在鼓里至大动肝火
- 漫漫人生路 当一个人没有朋友,久而久之,他会喜欢孤独
- 莫言|少说话,多做事
- 父母和儿女之间 人过五十,如果儿女靠不住,还有这三个人可以依靠
- 喜欢是乍见之欢 男人动真情、对一段感情的认定,需要有3个必经阶段
-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男人和女人遇到有好感的另一半时,两者之间的表现形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