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辛酸旁人也许很难体会 , 但就连全程陪伴的丈夫也对此无动于衷 , 这多少让她难以接受 。 对于咲子失去的11年 , 丈夫满不在乎地说:“从结果上来讲 , 不是挺好的吗?结局好就行了嘛 。 ”有朋友来家里做客 , 咲子的丈夫当着大家的面揶揄:“她一直就是个工作狂” , 没有注意到妻子瞬间冷下来的脸 , 还补充说:“挣得比我多喽 。 在家里可威风呢 。 ”
本文图片
日剧《桧山健太郎的怀孕》剧照 。
和咲子的选择一样 , 川又聪子也希望在休完产假后重返职场 。 为了能兼顾家庭 , 她申请调入公司“养闲人”的部门 , 只是为了能准点下班来得及去接孩子 。 尽管心有不甘 , 她还是安慰自己“孩子还小” 。 有天晚上 , 聪子和丈夫闲聊起公司一位男员工也不知何故调到了这个部门 , 谁知丈夫轻描淡写的一句“真有他的!还真去那种垃圾部门” , 轻飘飘的一句话 , 却刺得聪子的心生疼 。 “垃圾部门”吗?自己又是为了谁 , 成了他口中的“垃圾”?
返回职场没几天 , 儿子一有头疼脑热 , 或是在托儿所出了什么问题 , 老师一准儿直接联系聪子 。 那段时间 , 聪子不止一次地好说歹说 , 希望跟公司多磨出几天假期照顾孩子 , 而丈夫却因为有次请假被上司训斥了 , 就坚决不愿再放下面子去为此请假 。 他说:“老板叫我别老是在公司提孩子 。 ”聪子也知道在公司里老提孩子不好 , 可是她想不通 , 为什么让步的总是她呢?
本文图片
日剧《坡道上的家》剧照 。
随着孩子日渐长大 , 聪子的工作量也慢慢加大 , 偶尔下班比丈夫还晚 。 有一阵子 , 这种状态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 丈夫对此虽有不满 , 但也没有爆发出来 , 他只是赌气不让儿子见到妈妈 。 儿子通常10点多才睡觉 , 但那段时间聪子的丈夫总是早早把孩子赶上床 。 有一天 , 聪子紧赶慢赶差10分钟10点到家 , 推开门后迎接她的还是一片漆黑 。 聪子打开灯 , 隐忍的怒气化作一句抱怨倾泻而出:“为什么不让孩子等我回来?”谁成想丈夫立刻吼回来:
“我忍你三个月了!”
“三个月?”聪子几乎愣住了 , 想来 , 她觉得自己已经忍受对方七年了 。 “过去七年 , 我调到一个可以提早下班的部门 , 毫无怨言地支持你的工作 , 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
尾声:
“二分之一人”的延续
无论是美幸、友里 , 还是咲子、聪子 , 她们都曾在某个时刻震惊于丈夫的冷漠 。 或是产房里丈夫的仓皇逃离 , 或是闲聊时无意间的那声“垃圾” , 又或是下班后推开门撞上的那团漆黑……在期待与现实的鸿沟之间 , 她们犹豫了 , 不知道该选择离婚 , 还是为了孩子而隐忍 , 在隐忍中反复咀嚼着恨意 。 庆应大学樋口美雄认为 , 日本男性不知道养育孩子的艰辛 , 总觉得“孩子不知不觉间就自己长大了” , 他们把育儿重任几乎全部推给女性 , 女性因此心生不满 , 而这一点从过去到现在 , 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
在《妻子们的思秋期》一书中 , 斋藤茂男曾记述1980年代有恨意的全职主妇们 。 曾经 , 全职在家的妻子和化身企业战士的丈夫都在各自为战 。 丈夫们在公司里独当一面 , 回家后退回巨婴 , 妻子们在家中包揽一切 , 却在工作上一无所有 , 两个“二分之一人”试图通过婚姻觅得完满 。 然而在最开始 , 双方对结婚的期待就有所不同 。 丈夫们想着结婚后自己能更好地投入工作 , 而妻子们则在心中反复描摹完满的家庭生活 。 自此 , 两人好像“搭上了不同的升降电梯 , 一个一直向上 , 另一个一直向下 , 就这样错开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在现实生活中 真正富有的人,没有不可一世的优越感
- 人生切割术|打工人不敢看的残酷寓言,距离现实有多远?
- |退休后选择打工的人,除了挣钱,还有以下4个原因,很现实
- 没有工作的一年|《没有工作的一年》三十而立?大雨的爱情观很现实,谋生比谋爱重要!
- 夫妻|儿子“建设”,女儿“招商”?现实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 人生如棋 人生在世,最怕的是沉湎于昨日,走不出来,既不敢面对现实
- |马斯克就日本人口减少发警告,引发日本网友热议
- 恋爱|男女之间,抛开人性和价值,现实生活没有“爱情”
- 现实生活中 善良的女人,男人会爱你一生
-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女人想念你的信号,如果喜欢她,那就用心把握这些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