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去黑头有效吗?解密坊间传言

“5分钱+10分钟=黑头清光光!不破坏真皮层 , 不伤毛孔 , 不扩张毛孔!男女均可用哦 。”这么有煽动性的不是广告词 , 是网上广为流传的用小苏打去黑头的土办法哦 。按传言说 , 只需要少量小苏打粉末按照大约1∶10的比例溶于水 , 用化妆棉或者棉球沾湿敷在鼻子上 , 10分钟 , 黑头就都浮出来了 , 比各种鼻贴、导出液经济有效 。
真相
大家都讨厌黑头 , 到底什么是黑头呢?
其实黑头是一种开放性粉刺 , 是因为皮脂腺分泌了太多的皮脂 , 结果积聚在导管里 , 堵塞变硬 , 然后在空气中氧化变黑形成的 。如果你是皮肤头发爱出油的人 , 也许觉得皮脂很讨厌 , 但其实它有滋润皮肤、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作用;皮脂呈弱酸性 , 还可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 , 所以实在是不能缺少的 。
小苏打的成分是碳酸氢钠 , 常用作食品的膨松剂成分 , 水溶液呈弱碱性 , 它溶于水后同膨松剂中的弱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 , 我们的馒头饼干蛋糕等食品充满小气泡 , 变得松脆或者绵软 , 都有它的功劳 。
小苏打无法去黑头
网上对于小苏打去黑头的解释中 , 有一条是“黑头本身呈酸性 。小苏打是碱性的 , 酸碱之中和以后 , 黑头溶解 , 于是一搓就出来了 , 而且对皮肤没有任何不好的影响 。”
酸碱中和看似有理 ,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 , 作为油脂的黑头 , 能不能很轻易地被小苏打的水溶液溶解呢?酸和碱之间要有一定吸引力 , 才能发生中和反应 。油和水不能相容 , 这种作用力极小 , 反应速度极慢 , 黑头与小苏打溶液之间可能得接触几天才能被溶解——没等黑头除掉 , 先把皮肤烧坏了 。
网上还有另外一个解释 , 好像更为专业:“小苏打溶于水后呈弱碱性 。在碱性条件下 , 油脂会发生皂化反应 , 生成甘油和脂酸盐 , 甘油和脂酸盐的水溶性都比较好 。黑头的主要成分应该是体内分泌的油脂 , 用小苏打水溶液在鼻头敷个十几分钟 , 会发生以上的反应 , 产生的物质溶于水 , 所以能达到去黑头的效果 。”在碱的催化下 , 油脂确实会水解产生甘油和脂酸盐 , 这个过程是生产肥皂的一个步骤 , 因此叫做皂化反应 。但是我们要注意 , 这个皂化反应是比较慢的 , 它的速度跟碱性强度、反应温度关系很大 。我们通常要用比较强烈的条件 , 比如氢氧化钠这样的强碱 , 加热沸腾3个半小时左右 , 才能反应完全 。如果是室温 , 在小苏打这样的弱碱性条件下 , 就算不是完全不能反应 , 反应完成也要等到天荒地老 , 绝对不是“敷个十几分钟”就会发生 。
“碱能去污”是个常识 , 但要有好的去污(也就是溶解油脂)效果 , 就要用比较强的碱 , 在比较高的温度下 , 进行比较剧烈的机械作用(摩擦或者冲洗) 。这些手段放到脸上 , 听着不太靠谱吧?
多用小苏打易伤肤
小苏打水溶液略带碱性 , 而我们的皮肤是呈微酸性的 , 因为皮肤的分泌物形成的微酸环境不利于细菌生存 , 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 健康皮肤的pH值大约在5.0至 5.6之间 。记得很多洁面产品都拼命宣传自己“弱酸性 , 温和不伤皮肤”吧 , 用碱性的溶液敷在皮肤上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 , 使皮肤更容易失水干燥 , 某些皮肤敏感人还容易刺痛红肿 。过去用肥皂洗脸 , 久之皮肤容易粗糙干燥 , 就是因为肥皂的碱性 。如果每周都用小苏打水敷鼻子一两次 , 黑头越来越少是不太可能 , 倒是很可能皮肤变得越来越粗糙敏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