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工作了三年结的婚 , 结婚前没给过我们一分钱 , 结婚后呢 , 没生孩子时 , 就我和她爸过生日时以及过年时会给我们发200块红包 , 其他也没了 , 生了孩子后 , 别说给过我们钱 , 衣服什么的也没买过 。 这些我也不计较 , 毕竟当老的嘛 , 能不添麻烦就不添麻烦 , 只要闺女能过得好就行了 。 我们体谅闺女在家带孩子不容易 , 外孙一周岁时给了她两万块钱 , 后来 , 外孙上幼儿园时 , 又给了她两万 。 这些事她怎么一点都不记得呢?整天就光知道比较我们是对她好、还是对她哥好了!
唉!真是的 , 头一次感觉养女儿真是没什么用!辛辛苦苦、好吃好喝的供她读到大学 , 毕业工作三年就结婚 , 给嫁妆吧 , 给得少了还要被埋怨 , 不给她带孩子就说你偏心、说你重男轻女 , 你以前怎么养的她、她记不住!记住的全是你的不好 , 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女儿都这样 。 ”
文章图片
02
实话讲 , 我个人非但没有觉得刘阿姨重男轻女 , 反而还认为她做得很不错了:让女儿受教育、读书;女儿结婚不但没留下彩礼、还给女儿备嫁妆;没有搜刮女儿去“贴补”儿子 , 尽力去分担女儿的辛苦 , 能做到这份上 , 比那些有需要时想到女儿、没需要时女儿就是外人的父母要强很多了!
其实 , 生活中 , 像刘阿姨女儿这样的 , 也不少见 。
【01同一个小区的刘阿姨抱怨 结婚时给的钱在哪里、爱在哪里?】有一些女孩子 , 结婚时 , 父母若是给她置办的嫁妆不如给她兄弟花的钱多 , 那就是父母重男轻女;父母哪一件事做得不顺她的意 , 那就是父母不重视她;父母不能像帮兄弟那样帮她看孩子、不在她难时努力帮她 , 那就是父母不心疼她;甚至还有一些女孩子 , 不管自己家庭条件什么样 , 动不动就把“不给女儿买房的父母就是不爱女儿”挂嘴上 。
我不否认 , 的确是有一些“重男轻女”的父母 , 他们非但不舍得在女儿身上“花钱” , 反而最大程度地搜刮女儿 , 一点也不在乎女儿的感受 , 一点也不爱女儿 , 只把女儿当作自己有需要时出力的“工具”、以及养老时儿子靠不上的“备胎” , 但这不意味 , 给女儿花钱少的父母就是不爱女儿 。
有些“重男轻女”是父母确实对子女处处“区别对待”的不公;而有些“重男轻女”是父母没有那么大能力的无力 。
儿女齐全的家庭 , 我个人是觉得父母做不到完全的公正、公平 , 尤其是儿女都成了家之后 , 太多的父母都会把“重心”偏向于儿子 , 不管你承不承认 , 还是有很多的父母骨子里就认为“儿才是根、老了要跟着儿子过” , 但 , 能在这种思想下 , 依然尽量顾及到女儿的父母 , 真的不能说他们不重视女儿 。
那些动不动就指责父母“重男轻女”的女孩子 , 从出生一直到大学毕业 , 父母真的亏待过她们吗?或者说 , 她们真的被父母“吸血”去帮衬过兄弟吗?
是父母真的“重男轻女” , 还是她们把自己过不好、过得困顿的原因怪罪到了父母没能帮到自己呢?
文章图片
03
我一直都不太认同两种女人 , 她们的观点太极端:
一是 , 总是说“女人花钱时在娘家、能挣钱时在婆家”的女人;
不可否认 , 女人从出生到成年 , 娘家付出的心血最多 , 不仅仅是金钱方面 , 还有心力 , 但一个女人能挣钱时 , 却不一定是在婆家 。
现在社会 , 很多小夫妻结了婚都不会再与老人住一起 , 不管男女 , 挣的钱主要还是用在了自己的小家上 , 即便是逢年过节要孝敬父母 , 或者父母有需要时 , 基本上也是各自管各自的父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引导语每个人都会有变老的一天 到了晚年,我们要有多少钱才够“体面”养老?
- 今年61岁的常老太最近有了一件烦心事 母亲卖房给儿子买房,女婿却说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 作家郭小川说:“生活真像这杯浓酒 你只管真诚善良,做自己和身边人的一道光
- 我们生而为人 生活,字面意识,生下来就要考虑怎么去活,它可能没有想象的美好
- 1.五姐妹哭诉自古有一句老话说的好 弟弟被告上法庭,三女儿说出真实原因
- 友情|男女之间的友情变质,是从聊天开始的,不要大意
- 婚姻里,女人要学会理财管钱,学会掌管家庭的经济开支
- 伊尔斯·桑德|人过六十,请收起你的“敏感”
- 在爱情里 情到深处,男人会向你坦白自己的心声
- 01爱情 你追我,我追你的爱情游戏,都不是理想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