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要求上门女婿改姓,是去当儿还是丈夫,二者有何区别?

有些地区上门女婿改为女方姓氏的习俗 , 当然是做女儿的丈夫 。
过去要求上门女婿改姓的地方 , 习惯把女婿上门称为入赘、招郎 , 招郎必须是异姓男子;上门当儿子 , 过去叫过继 , 称继子 。 过去过继儿子 , 既有本家的侄子 , 也有异性男子 , 由继父母再给继子娶妻 。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
有些地方要求上门女婿改姓,是去当儿还是丈夫,二者有何区别?
文章图片
(接上门女婿场景图)
上门女婿改姓 , 是因为过去上门女婿社会地位低
上门女婿在一些地方之所以称为“招郎” , 因为古代“郎”的含义就是丈夫 。 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良”右边加“阝” , 变成“郎”;“良”左边加“女” , 衍成“娘” 。 “郎”就代表丈夫 。
从民俗角度来说 , 那些把上门女婿称为招郎的地方 , 一般都要求女婿改为女方的姓 。
过去 , 上门女婿被人瞧不起 , 在社会上是一种通病 。
比如 , 有把上门女婿称为招郎的地方 , 对上门女婿有一种蔑称 , 叫“招郎牯” 。 “牯”在普通话中释义为母牛 , 或者指阄割后的公牛 , 泛指牛 。
但在很多地方方言与普遍话的解释是不同的 , 甚至是相反的 , “牯”在一些地方的解释就是公牛 。
“招郎牯”的意思就是说上门女婿像公牛一样 , 只埋头耕地 , 抬不起头的人 。 这是旁人的看法 , 女方家对这样的看法是很不舒服的 , 觉得自家的家庭地位也要低人一等 。
有些地方要求上门女婿改姓,是去当儿还是丈夫,二者有何区别?
文章图片
(恩爱小夫妻)
在过去 , 每个地方的宗族观念都很强 , 宗族是一个内部运转的独立系统 , 外姓男人是有话插不了嘴 , 有事插不了手 , 就是说对外人是非常排斥的 。
再说 , 过去 , 在一个宗族之中 , 不让参加活动人 , 如宗祠的祭祖、清明扫墓、家族内部议事、群内红白喜事酒席排位、正月舞龙灯、舞狮子等等集体活动 , 就说明这样的人是一些品行不端 , 或者犯法等 , 被宗族除名的人 。
上门女婿自然属外姓(过去同姓同宗不能通婚)男人 , 如果上门女婿不改姓 , 很多女方宗族内的事务就不能参加 , 始终被宗族内的人当外人看 , 甚至死后也不能进宗族的公共墓地或祖坟地 。
这种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就很尴尬 , 社会地位也就更低 。
上门女婿改姓 , 是为了提高女方家庭和上门女婿地位
如果上门女婿把的姓氏改成了女方的姓氏 , 那么女方宗群内的事务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 , 生前可与女方族谱 , 死后也就可葬入宗族的公共墓地或祖坟地 。
生入族谱 , 死入祖坟 , 在封建社会时代 , 是对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 。
何况有些地方 , 当儿子做了上门女婿后 , 男方家要将其名从家谱中剔除 , 死后也不能入男方家的祖坟 。 有的地方习俗 , 不仅让上门女婿改姓 , 还要其改名 , 其名字按宗族内的辈分来取 。
有些地方要求上门女婿改姓,是去当儿还是丈夫,二者有何区别?
文章图片
(上门女婿婚礼真实场景注:图片中的人物面部经过技术处理)
事实上 , 过去封建社会有的地方让上门女婿改姓 , 一是为了让女婿融入宗族之中 , 提高上门女婿的社会地位 , 二是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家庭地方 , 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经过几代人以后 , 上门女婿这回事就会被外人所遗忘 , 其子孙后代就是宗族中的一员 。
总之 , 上门女婿改姓名是过去封建社会男权思想的残留习俗 , 也是由当时封建宗族势力在社会上所起的社会作用所决定的 。 这种习俗与现代文明社会已经不相适应了 , 事实上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正在逐渐消失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