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落霞与孤鹜齐飞 水上的野鸭子
作者:黎荔
文章图片
“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是唐代大才子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 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翔 , 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 , 浑然一色 。 以前 , 我总以为这飞翔在暮色中的是一只大雁 , 后来才发现“鹜”是野鸭 , 野鸭是绿头鸭在北半球的俗名 。 也就是说 , 是一只绿头鸭飞翔在这千年流传的名句中 。
绿头鸭 , 顾名思义 , 头是绿色的 , 不过只有雄性个体才这样 。 相比起漂亮的雄性野鸭 , 雌性野鸭的羽色要暗淡许多 , 总体呈棕褐色或黄斑色 。 我想起儿时的野鸭了 。 故乡河流纵横 , 湖泊密布 。 水乡 , 野鸭子自然很多 。 那时 , 时常见到一群群悠闲的野鸭 , 在河面上、湖面上成群结队地觅食 。 在蓝天白云之下 , 体形较大的那一些野鸭应该就是雄鸭 , 它们的头部在自然光下呈现深碧绿色 , 泛着辉亮的金属光泽 。 鸭绿色 , 应该是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并以之命名的颜色 , 就如柠檬黄、薰衣草紫、玫瑰红和橄榄绿一样 。
文章图片
不过 , 在实际观察中 , 野鸭雄鸟头部的颜色介乎蓝色和绿色之间 , 因光线角度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 有些情况下甚至接近于紫色 。 而且 , 雄性野鸭的头颈部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是绿的 。 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 , 水面上只见到一些头部绿色很斑驳的雄鸭子 , 有时还几乎见不到一只绿头的鸭子 , 想来这漂亮的绿羽也有换毛期 。 至于雄性绿头鸭宝宝 , 在小时候满身细密的绒毛 , 毛色棕褐暗淡 , 和它们朴素的妈妈差不多 。
野鸭生性好动 , 又喜欢成群结队 , 它们折腾出来的动静可真不小 。 水面上 , 它们时常发出“戛-戛-戛-”的叫声 , 响亮清脆 , 很远都可以听见 。 当野鸭浩浩荡荡飞起来的时候 , 在地上可以听见它们鼓翅的声音 , 呼呼的 , 好像刮大风 。 野鸭还特别容易受惊 , 据说它们具有半睡半醒的习性 , 在睡眠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当岸边人过于靠近它们时 , 它们马上就警觉到了 , 于是 , 扑哧 , 扑哧 , 惊飞了野鸭 , 溅起了一串串水花 。
文章图片
沈从文小说《边城》 , 写湘西地区的端午节民俗 , 除了赛龙舟 , “赛船过后 , 城中的戍军长官 , 为了与民同乐 , 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 , 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 , 颈膊上缚了红布条子 , 放入河中 , 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 , 下水追赶鸭子 。 不拘谁把鸭子捉到 , 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 。 端午节划龙船、捉鸭子比赛 , 是一种湘西特有的民俗文化 。 每次鸭子入水 , 各寨的男子们竞相争抢 , 各显神通 。 抢到鸭子的寨子和阿哥被认为是能力和幸福的象征 。 想想那场景就动感十足、生猛热烈 , 水面各处是绿头鸭子 , 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 水花四溅 , 鸭子拼命逃窜 , 发出惊叫 , 捉鸭子的人都是善于泅水的 , 而这些泅水高手们还要彼此竞争 , 蜂涌而上 , 你争我夺 , 把结实精壮身子里的原始生命力宣泄得酣畅淋漓、张扬得纵情恣意 。
《边城》中三次写到了端午节 , 翠翠、傩送 , 天保三人的情感纠葛都因端午节而引起 。 端午节将一切的悲欢离合、人事命运都串接在一起 。 傩送、天保的父亲顺顺 , 年轻时就是一个泅水的高手 , 入水中去追逐鸭子 , 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 。 但当次子傩送在十岁便能入水闭气把鸭子捉到时 , 顺顺解嘲似的说:“好 , 这种事情有你们来做 , 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 。 ”捉鸭子 , 俨然成为一个成熟男性显山露水的手段 , 同时也成为了小男孩长大成人的标志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婚恋|体制内“剩女”婚恋困局引热议,网友:一辈子很短,挺挺就过去了
- 爱情就像是一场马拉松 真正爱你的人都是这么做“选择”的,懂得选择想给你幸福
- 1.|分手后,你要做的是去“顺从”它,允许自己负面情绪的存在
- 自古以来 孩子能看到“鬼神之物”?来听听科学的解释有哪些?
- 前男友|如此对你“冷”的男人,其实他一直在深爱着你
- |不必相信过来人的“忠告”
- 朋友圈|这样和你聊天的男人,还是“拉黑”吧,他不爱你
- |当你没钱的时候,才能明白的三个“生活真相”
- 爱情|别让爱你的人,为你哭泣
- |战“疫”里的小美好,温暖了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