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和谬见被推崇为最可靠的真理 , 而现实却成了虚构 。
如果人们坚持不懈地只是观察现实 , 不让自己受到蒙蔽 , 那么 , 和我们已知的事物相比 , 生活就宛如童话和《天方夜谭》里的故事一般 。 如果我们只尊重不可避免和有权利存在的事物 , 音乐和诗歌就会回荡在大街小巷 。
当我们从容不迫、明智审慎的时候 , 我们就会意识到 , 只有伟大和有价值的事物才能永久而绝对地存在——微不足道的恐惧和快乐只不过是现实的影子 。 现实永远使人振奋 , 令人崇敬 。 人们闭上双眼 , 昏昏沉沉 , 任凭各种假象误导自己 , 才会形成无处不在的日常生活习俗并且逐日加深 , 而这些习俗正是创建在纯粹幻想的基础上 。
嬉戏玩耍的孩童 , 却能比大人更清晰地认识到生活的真正规律和关系 , 而那些生活得毫无价值的大人们 , 却认为自己阅历丰富 , 因而更为明智 , 其实所谓的阅历也就是失败 。
我在一本印度的书里读到:“有一个王子 , 自幼被逐出故乡 , 被一个居住在森林里的人收养 , 就在那种环境下长大成人 。 王子一直认为自己属于跟他共同生活的原始民族 。 后来 , 他父亲手下的一位大臣找到了他 , 向他揭示了他的真实身份 , 从此消除了他对自己身世的误解 , 他这才知道自己是一位王子 。 ”这位印度哲学家继续讲道:“灵魂因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弄错了自己的身份 , 直到某位神圣的导师向他揭示真相 , 他才知道自己是梵 。 ”
我感到 , 我们这些新英格兰的居民过着现在这种卑微的生活 , 是因为我们的眼光无法穿透事物的表面 。 我们把表象看成了事物的本质 。 假设一个人从镇子里走过 , 眼中所见只是现实事物 , 那么你想想看 , “磨坊水坝”何在?如果他向我们描述在镇子里眼见为实的东西 , 这个“磨坊水坝”是我们无从得知的 。 看看礼拜堂或县府大楼 , 要么就是监狱、商店、住宅 , 然后说说你亲眼目睹的事物究竟是什么 , 它们在你的讲述中都会变得支离破碎 。
人们总是尊崇遥不可及的真理 , 体制以外的真理 , 最遥远的星球之后的真理 , 在亚当以前和人类灭绝之后的真理 。 永恒之中确实存在着某种真实而崇高的东西 。 但是 , 所有的时间、地点和机会都定格在此时此刻 。
上帝本身的至高无上就体现于此刻 , 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神圣 。 我们只有自始至终完全融入并渗透在周围的现实事物中 , 才能领悟什么是崇高和高尚 。 宇宙持续不断地、顺从地适应我们的观念 , 无论我们的步伐是快是慢 , 轨道已经为我们铺好 。 让我们把一生都用来构想吧 。 诗人和艺术家从未有过如此美好和崇高的构思 , 不过至少他们的子孙后代中有人能够实现 。
让我们像大自然一样从容不迫地过上一天 , 不要因为掉落在轨道上的坚果壳和蚊子的翅膀而脱离轨道 。 让我们清晨即起 , 轻手轻脚 , 平心静气 , 吃不吃早餐都无所谓;哪管他人来人往 , 哪管他钟声鸣响 , 稚子哭啼——下定决心好好过上一天 。
我们为什么要屈服 , 要随波逐流呢?
我们千万不要在那子午线浅滩处的激流漩涡中倾覆沉没 , 那可怕的激流和漩涡叫作“午餐” 。 一旦度过这个险关 , 接下来你就平安无事 , 一路顺风了 。 这时候 , 要以毫不松懈的意志和清晨的活力 , 像尤利西斯一样把自己捆在桅杆上 , 眼睛望着另一个方向从它旁边掠过 。 如果汽笛鸣响 , 就让它没完没了地鸣叫吧 , 直到声嘶力竭 。 如果钟声响起 , 我们为什么要跑?我们倒要思忖一番那是什么音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离婚|“老公,你要接你侄子来我们家,那我们离婚,你们一家人过!”
- |《出拳吧,妈妈》主创来宁路演,观众直呼:唐导,我们挺您!
- 一分钟告诉你: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住在撒哈拉沙漠,会怎么样
- 思念|今生无缘夫妻,我也会永远爱你,今生无缘相伴,就让我们在梦里相依
- 关于男女之间是不是存在纯粹友情这个话题 两年之后你还没结婚,我也没有嫁人,我们就在一起吧
- 你是我兄弟|三部家庭剧,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弱点,也看清人世间的美好
- 海明威曾说:我们用三个月学说话 年轻时的丑事要少讲,不可随便倾诉
- 生而为人 生而为人,我们都希望能够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
- 路遥《平凡的世界》:“懂得靠自己去争取想要的生活 婆媳关系都有这样的思路,我们应该放弃婚姻生活幸福
- 人生的列车 我们的生活,其实都是在不断的得到和失去的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