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戳到,又没有完全被戳到( 三 )


《伦敦生活》里亲姐妹就是这样 , 交恶之后一年没说话 , 也必须出席父亲和继母的订婚宴 , 关系又扭扭捏捏续杯了 。
未必亲人之间的情感天然应该最深 , 气场是否契合同样靠运气 , 但就是无法选择的血缘续接 , 让关系情感浸泡在时间的长河中 , 无论是争吵、厌恶、还是欢喜 , 都已经凝进了彼此生命本身 。
那些不愉快 , 反而成了重叠的标记 , 成了血浓于水的证明 。
同时 , 人生那么孤苦 , 我们确实需要这种哪怕彼此折磨也在那里的坐标 , 好证实我们的存在 , 抚慰我们虚无的归属感 。
可是 , 怎么具体地改变那种家庭氛围呢?
搬出去住 , 经济渐渐独立 , 就能远香近臭 , 平等对话了 。 平等对话是指 , 自己生活的走向不再需要是双方对话的主题时 , 就可以心平气和聊点别的了 。
阴阳怪气惯性还会持续 , 我现在每天晚上都和我爸聊一会儿国家大事 , 我妈路过哼笑一声:咱们国家就靠你俩了 。
当然 , 也可以靠「崇拜」一个人 , 来缓释我们的被困住 , 无论是内心的 , 还是物理上的 。
\ END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