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老 , 不觉已是中年 。
再也无法任性冲动 , 再也无法逃避责任 , 不管多么艰难 , 都要咬牙坚持 , 都要负重而行 。 当然 , 在“脱胎换骨”的蜕变中 , 中年人也一点点变得独立、坚强和无所畏惧 。
正如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 , 又是对青年的告别 。 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 , 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 , 对于能够随心所欲所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
在生活的重压下 , 每个中年人都竭力找寻出路 , 并试图给自己找到备用的退路 , 唯有“狡兔三窟” , 才能高枕无忧 , 才能闲庭信步 。
文章图片
01
给自己谋一门“副业” , 是事业上的退路 。
赚钱谋生 , 是摆在中年人面前最严酷的课题 。
如同《活着》中的男主角福贵 , 在输光全部家产之后 , 一夜之间 , 成为了一个“懂事”的人 , 从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 , 开始学习下地干活、学习应对食不果腹的生活 。
有活干 , 就意味着有活路;收入微薄 , 只要能够细水长流 , 也就让人多了一份踏实和安定 。
可“安定”哪有那么容易呢?
就像一位哲人所说的:世事无常 , 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人生的不确定 。
法国作家欧亨利在小说《幽默家自白》中讲述了“我” , 一个五金店店员的“转行”风波: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 , “我”展露了幽默家的天赋 , 在众人怂恿下 , 辞职成为以撰写“幽默段子”为生的职业写手 。
“我”曾一度达到创作顶峰 , 名利双收 , 但很快才思枯竭 , 面临失业的危险 。
穷途末路之际 , “我”找到了一门足以养家糊口的“副业” , 投资鲜有人问津的殡仪馆 , 很快 , “副业”的收入得以让全家丰衣足食 , “我”也终于可以不再终日冥思苦想去写笑话和幽默段子了 。
这像极了很多人 , 在谋生之路上的真实写照:起初的我们 , 不甘于守着当下那份不痛不痒的工作 , 一直在试图让自己“人尽其才” , 可就算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全然匹配 , 依然会受到年龄增长、智力衰退、精力不济等问题 , 而这些都成为硬伤 , 无法再胜任工作 。
如果不懂得未雨绸缪 , 找一门比主业“难度系数”更低的“副业”作为退路 , 当自己再也无力支撑时 , 就真的无路可退 , 欲哭无泪了 。
文章图片
02
给挚爱一个交待 , 是情感上的退路 。
这一生 , 最幸福的婚姻 , 莫过于你爱着的人 , 也深爱着你 。
如同钱钟书先生对杨绛女士的爱情宣言:“遇见你之前 , 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 , 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人 。 ”以及“从今往后 , 咱们只有死别 , 没有生离 。 ”
的确 , 他们相爱一生 , 彼此深深懂得 , 是夫妻 , 是相知相惜的知己 , 也是良师益友 , 他们互为对方的镜子 , 又互为对方的依靠 , 至死方休 。
这样的“神仙”爱情 , 总是被人津津乐道 , 大概是因为太多的人 , 有着“爱而不得”的遗憾吧 。
枕边人不是心上人 , 心上人却无法成为枕边人 , 当一个人心中总在为这“两个人”而纠结不已的时候 , 生活上无论富足还是贫瘠 , 都无法快乐地度过余生 。
人性贪婪 , 如同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所写的那样: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 , 至少两个 。 娶了红玫瑰 , 久而久之 , 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 , 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 , 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 , 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霓虹灯如梦如幻岁月悄无声息地离去 岁月无情,真情难换,必过苦短一生,修己正人,渡人渡己
- 《儿童语言》有一句话 父母老了,最大的悲哀不是子女不孝,而是无法再付出
- 一个人 时光不老,想你不变,一寸相思,一生惦念
- 婚姻生活|老夫少妻的组合,婚姻生活能幸福吗?3个已婚女人的回答揭露现实
- |一个男人,发自内心嫌弃老婆的时候,才会有的3个“变化”
- 岁月蹉跎 一份情,成了相思永久,一份爱,成了永远的等候
- 江德华|同样是二婚,老丁为何不愿和吴医助凑合,却选择目不识丁的江德华
- 父母|跟兄弟姐妹关系再好,在这三个地方,不能太老实,会得不偿失
- 钱盈盈|“两个老婆四个娃”货车司机竟然婚外生下双胞胎,没想到如今麻烦缠身却跑了
- 所谓成长 人生必须体会的,年少轻狂的岁月,一生只有一次